[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运载动车挂钩的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0548.3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2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鑫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B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运载 动车 挂钩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送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运载动车挂钩的小车。
背景技术
由于动车使用的挂钩(车钩)重量很大,这就需要用到运送小车,而现有的运送小车,将车钩放入其上后,小车在行走过程中车钩易发生窜动,甚至从运送小车上滚落,造成车钩的损伤或是砸伤人。另外一方面现有的运送小车不具有缓冲装置,工人将车钩搬上运送小车的过程是:先将车钩搬至运送小车上方一较小的高度后松手,车钩下落在刚接触运送小车时由于车钩重量很大,其会对运送小车产生一较大的冲击力,此冲击力会传递至运送小车底部的万向轮上,由于万向轮为活动构件,冲击力易对万向轮造成较大的损伤,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载动车挂钩的小车,它可容易地将车钩进行固定,防止小车在行走过程中车钩在其上的窜动,避免车钩滚落造成的车钩损伤或是砸伤人等问题,具有缓冲装置,可缓解搬运时冲击力对万向轮造成的损伤,使用寿命长,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运载动车挂钩的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拉杆、第一止挡条、第二止挡条、第三止挡条、第四止挡条、第五止挡条和第六止挡条,所述承载平台底部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止挡条、第二止挡条、第五止挡条和第六止挡条由左至右依次相互平行地并相间隔地布设于承载平台上,所述第一止挡条和第二止挡条围成与车钩钩头的长度相配适的车钩钩头容置区,所述第四止挡条和第五止挡条设置于第二止挡条和第五止挡条之间,所述第四止挡条与第五止挡条相互平行并与第二止挡条相互垂直,所述第四止挡条和第五止挡条围成与车钩钩身的宽度相配适的车钩钩身容置区,所述第五止挡条和第六止挡条围成与车钩钩尾的长度相配适的车钩钩尾容置区。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承载平台由上承载平台和下承载平台上下间隔一定距离组成,所述万向轮连接于下承载平台底部四角处,所述第一止挡条、第二止挡条、第三止挡条、第四止挡条、第五止挡条和第六止挡条设置于上承载平台上,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封闭的缸体、活塞、连接轴和为活塞提供回复力的弹簧,所述缸体设置于下承载平台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缸体中盛装有液压油,所述连接轴顶端与下承载平台底部中心处相固接,底端穿入缸体中与活塞相固接;所述活塞上开设有连通活塞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节流孔,所述弹簧设置于缸体中并位于活塞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下承载平台顶部四角处设置有竖直的导杆,所述导杆穿过上承载平台并与上承载平台滑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拉杆与下承载平台相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承载平台的边框、拉杆、第一止挡条、第二止挡条、第三止挡条、第四止挡条、第五止挡条及第六止挡条均由铝型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容易地将车钩进行固定,防止小车在行走过程中车钩在其上的窜动,避免车钩滚落造成的车钩损伤或是砸伤人等问题,具有缓冲装置,可缓解搬运时冲击力对万向轮造成的损伤,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带有局部剖面)。
图3: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是基于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鑫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鑫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0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推车
- 下一篇:一种储气筒用组装式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