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箱通气塞、变速箱通气塞安装结构及变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331.8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邓会群;贾院;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朱业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通气 安装 结构 | ||
1.一种变速箱通气塞,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塞盖及通气塞体,所述通气塞盖扣在所述通气塞体的上端,所述通气塞体中部设置有法兰盘,所述通气塞体的内部设置上下两端敞开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内设置有上下交错的第一挡油板及第二挡油板,所述通气塞盖的顶壁内侧及侧壁内侧分别设置有顶部加强筋及侧部加强筋,所述通气塞体的上端的顶面与所述顶部加强筋紧密接触,所述通气塞体的上端的侧面与所述侧部加强筋紧密接触,所述顶部加强筋、侧部加强筋及通气塞体之间形成有将所述通气管道与外界连通的通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强筋为由相交的第一水平加强筋及第二水平加强筋构成的“十”字形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加强筋包括第一竖直加强筋、第二竖直加强筋、第三竖直加强筋及第四竖直加强筋,所述第一竖直加强筋及第三竖直加强筋的上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水平加强筋的两端,所述第二竖直加强筋及第四竖直加强筋的上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水平加强筋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及第二水平加强筋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竖直加强筋、第二竖直加强筋、第三竖直加强筋及第四竖直加强筋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包括第一通气道、第二通气道、第三通气道及第四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形成在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第二水平加强筋、第一竖直加强筋、第二竖直加强筋及通气塞体之间,所述第二通气道形成在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第二水平加强筋、第二竖直加强筋、第三竖直加强筋及通气塞体之间,所述第三通气道形成在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第二水平加强筋、第三竖直加强筋、第四竖直加强筋及通气塞体之间,所述第四通气道形成在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第二水平加强筋、第四竖直加强筋、第一竖直加强筋及通气塞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盖内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通气塞体的上端设置有卡入所述环状凹槽内的环状凸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板及第二挡油板呈中心对称分布。
8.一种变速箱通气塞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壳体、挡油板、密封圈及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所述变速箱壳体上设置有通气塞安装孔,所述变速箱通气塞的通气塞体的下端插接在所述通气塞安装孔中,且所述变速箱通气塞的法兰盘压在所述变速箱壳体上形成的法兰面上,所述密封圈压装在所述通气塞体与所述通气塞安装孔的内壁之间,所述变速箱壳体与所述挡油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通气塞体的通气管道连通的通气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体位于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环状凸耳及第二环状凸耳,所述第一环状凸耳及第二环状凸耳与所述通气塞安装孔的内壁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塞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通气塞体限定在所述变速箱壳体上的花瓣状法兰。
11.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箱通气塞安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3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油泵齿轮盖
- 下一篇:汽车平衡系统剪切式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