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级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5108.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1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6 | 分类号: | F16H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62012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级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装置,具体涉及将伺服电机的动力进行减速后输出的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将伺服电机的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器常用的都是一级减速;该类型的减速器中,常见的行星齿轮减速机精度不高,传动比小且振动范围大不实用,刚性差;这种缺陷在传统传动机构过程中可以被忽略,但是当我们将减速器用于工业机器人、纺织、军工和机床的高精度领域时,发现其无法保证高精度环境下的可靠平稳传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二级减速装置,其体积小,传动振动小,更加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角度的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二级减速装置,用于和伺服电机连接后输出动力;包含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和第二减速传动组件;
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包含输入轴,所述第二减速传动组件包含输出轴;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一减速传动组件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包含啮合的输入齿轮和直齿轮;所述第二减速传动组件包含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摆线轮、设置在摆线轮外边缘的滚针、设置在摆线轮中心的输出轴和设置在摆线轮上的偏心轴;
所述偏心轴与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的直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第二减速传动组件的偏心轴和输出轴上组装相互啮合的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进一步的改进点如下:
(1)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和第二减速传动组件分别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第一壳体上设置输入轴的组装孔和直齿轮的齿轮轴的组装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偏心轴的组装孔和输出轴的组装孔。
(2)所述第二减速传动组件的摆线轮上至少设置两个偏心轴,所有偏心轴以中心的输出轴为圆心均布;所有偏心轴上均安装与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的齿轮。
(3)所述摆线轮上还均布设置有多个轴座。
(4)所述直齿轮的直径大于输入齿轮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二级减速装置,包含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和第二减速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包含输入齿轮和直齿轮;所述第二减速传动组件包含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摆线轮、设置在摆线轮外边缘的滚针、设置在摆线轮中心的输出轴和设置在摆线轮上的偏心轴;传递的减速比大,减少振动。我们通过输入齿轮与直齿轮连接偏心轴带动摆线轮与滚针减速这样来达到二级减速,减速比比一级的要大,并且振动相对比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2-滚针,3-摆线轮,4-偏心轴,5-轴座,6-输入齿轮,7-直齿轮,8-第一减速传动组件,9-第二减速传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的,
如图所示,一种二级减速装置,用于和伺服电机连接后输出动力;包含第一减速传动组件8和第二减速传动组件9;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包含输入轴,所述第二减速传动组件包含输出轴;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一减速传动组件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包含啮合的输入齿轮6和直齿轮7;所述第二减速传动组件包含本体1、设置在本体上的摆线轮3、设置在摆线轮外边缘的滚针2、设置在摆线轮中心的输出轴和设置在摆线轮上的偏心轴4;
所述偏心轴4与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的直齿轮7的齿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第二减速传动组件的偏心轴4和输出轴上组装相互啮合的齿轮。整个动力传动过程为,伺服电机驱动轴到输入齿轮,输入齿轮到直齿轮,直齿轮到偏心轴,偏心轴到输出轴,完成可靠的减速传动过程。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减速传动组件和第二减速传动组件分别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第一壳体上设置输入轴的组装孔和直齿轮的齿轮轴的组装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偏心轴的组装孔和输出轴的组装孔。如此一来,整个减速器为相互组装的两个壳体,其上通过设置预留的组装孔来实现相互间以及和外部的可靠便捷组装;拆卸维护也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5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向杠杆驱动少齿差减速器
- 下一篇:双棘爪间歇旋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