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承受重载荷的谐波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2124.7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安富;杨燃;张瀚;袁恒;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来福谐波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6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受 载荷 谐波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谐波减速器领域,特指一种能承受重载荷的谐波减速器。
背景技术
对于谐波减速器而言,它具有减速比大、结构紧凑、精度高的特点,但是它不能承受弯矩,承受的负载也不能过大,否则会严重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能承受重载荷的谐波减速器,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承受重载荷的谐波减速器,适用于一些要求体积小、减速比大、承受负载较大的场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承受重载荷的谐波减速器,包括紧固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波发生器、刚轮和柔轮,所述刚轮与下壳体相连,所述柔轮设置在刚轮内,所述波发生器设置在柔轮内,波发生器的一端穿出上壳体,柔轮的延长端穿出下壳体。
进一步,所述波发生器与柔轮之间设置有柔性轴承和发生器输出轴承,波发生器与上壳体之间设置有发生器输入轴承。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设置有输入轴承盖,所述波发生器贯穿输入轴承盖,输入轴承盖与波发生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输出轴承盖,所述柔轮贯穿输出轴承盖,柔轮与下壳体之间且位于输出轴承盖旁设置有负载输出轴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上壳体和下壳体作为整个减速器的支撑部件,其内支撑有刚轮,刚轮通过螺栓与下壳体相连,刚轮内部啮合有柔轮,柔轮内部装有柔性轴承,柔性轴承的内圈装有波发生器,波发生器的两端通过发生器输入轴承和发生器输出轴承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相连,上下壳体之间通过定位面进行定位,通过合理配置结构以及输出轴承,它与普通的谐波减速器相比,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上壳体1,下壳体2,波发生器3,刚轮4,柔轮5,柔性轴承6,
发生器输入轴承7,输入轴承盖8,密封圈9,发生器输出轴承10,
输出轴承盖11,负载输出轴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能承受重载荷的谐波减速器,包括紧固在一起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以及设置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波发生器3、刚轮4和柔轮5,所述刚轮4与下壳体2相连,刚轮4内啮合有柔轮5,所述波发生器3设置在柔轮5内,波发生器3与柔轮5之间设置有柔性轴承6和发生器输出轴承10,柔性轴承6使得柔性轴承6与柔轮5的接触面积要比普通的谐波减速器大,因此,在同等的条件下,它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发生器输出轴承10用于支撑柔轮5的运行。
所述上壳体1设置有输入轴承盖8,波发生器3贯穿输入轴承盖8,输入轴承盖8与波发生器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波发生器3与上壳体1之间设置有发生器输入轴承7。
所述下壳体2设置有输出轴承盖11,所述柔轮5贯穿输出轴承盖11,柔轮5与下壳体2之间且位于输出轴承盖11旁设置有负载输出轴承12。
动力通过电机从发生器输入端输入,因刚轮4固定,发生器的旋转迫使柔轮5沿反方向旋转,柔轮5的转速与发生器的转速之间形成一个减速比。
在本方案中,采用了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来福谐波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来福谐波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2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各向异性复合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田园耕作机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