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地下工程排险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7828.1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大桥;刘在政;麻成标;付庆龙;张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合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欧颖;郑隽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地下工程 排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工程隧道领域的浮石清除机械,特别的,涉及一种新型地下工程排险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地下工程隧道和地下矿山等施工中,除少数使用撬毛台车外,绝大多数隧道使用人工清除浮石排险,人工清除浮石排险存在如下问题:
(1)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2)作业方向、作业高度受限,特别是一些大型隧道、不规则隧道,无法全方位进行浮石清除工作,易留下事故隐患威胁隧道作业安全;
(3)操作人员站在以铲运机等辅助设备为载体的工作台上进行排险工作,工作空间狭小,大块浮石落下时,无处躲避;
(4)操作人员易从高处跌落,安全性低;
现有撬毛台车臂架伸展所需空间较大,当遇较小空间时,其臂架难以完全展开,操作范围受限,无法覆盖大型地下工程隧道的全部断面,无垂直回转功能,无法模拟隧道轮廓,排险作业高度及长度均有限,且排险作业时需多次移车调整位置,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下工程排险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地下工程排险车,包括底盘、支腿、臂架回转滑移系统、臂架总成、液压镐总成、前驾驶室,所述底盘由支腿支撑,底盘上固设有导轨,所述臂架回转滑移系统可在导轨上来回滑动,所述臂架总成安装在臂架回转滑移系统上,所述液压镐总成安装在臂架总成上。
所述臂架回转滑移系统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滚动配合的滚轮,底盘上设置有油缸,油缸一端固定在底盘上,另一端与所述臂架回转滑移系统连接,臂架回转滑移系统在油缸的拉动下,通过滚轮在导轨上的滚动来实现在导轨上的来回滑动及静止。
所述臂架回转滑移系统包括支撑架、水平回转支撑、竖直回转支撑、水平回转马达、竖直回转马达,所述水平回转支撑安设在支撑架上,竖直回转支撑安设在水平回转支撑上,所述水平回转马达驱动水平回转支撑在支撑架上作水平转动,所述竖直回转马达驱动竖直回转支撑在水平回转支撑上作竖直转动,所述滚轮安设在支撑架底部,所述油缸连接在底盘与支撑架之间,支撑架带动水平回转支撑及竖直回转支撑在导轨上来回滑动,所述臂架总成安设在竖直回转支撑上。
所述竖直回转支撑与水平回转支撑固定连接,竖直回转支撑的回转平面与水平回转支撑的回转平面垂直。
所述臂架总成包括固定在竖直回转支撑上的回转台、依次首尾铰接的一臂、二臂、三臂,以及可沿三臂来回伸缩的四臂,其中一臂一端与二臂铰接,另一端与回转台铰接,回转台与一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拉伸油缸,一臂与二臂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连接点位于一臂与二臂的铰接点两端,二臂与三臂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两连接点位于二臂与三臂的铰接点两端,一臂与第一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拉伸油缸,二臂与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三拉伸油缸,三臂与四臂之间连接有第四拉伸油缸,所述液压镐总成安设在四臂的末端。
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均包括活动铰接的主连杆与副连杆,其中第一连杆的第一主连杆一端与一臂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副连杆铰接,第一副连杆的另一端与二臂铰接,第二拉伸油缸与第一连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一主连杆上;第二连杆的第二主连杆一端与二臂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副连杆铰接,第二副连杆的另一端与三臂铰接,第三拉伸油缸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二主连杆上。
所述第一主连杆及第二主连杆均为带弯折结构的V形或U形连杆,第二拉伸油缸与第一连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一主连杆的弯折处,第三拉伸油缸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二主连杆的弯折处。
所述液压镐总成包括安装支座、竖直摆动马达、连接架、水平摆动马达、液压镐,安装支座固定在四臂末端,竖直摆动马达安设在安装支座上,连接架固定在竖直摆动马达的摆动端,水平摆动马达安设在连接架上,水平摆动马达的摆动端固设有所述液压镐。
底盘的前端固设有前驾驶室,前驾驶室操控,底盘的后端固设有后驾驶室,排险车由前驾驶室或后驾驶室操控。
所述前驾驶室及后驾驶室均采用蓄电池组供电,且前驾驶室及后驾驶室均通过蓄电池组对排险车各部件供电,蓄电池组安装在底盘下部两侧。
支撑底盘的所述支腿在底盘下呈外八字结构,即支腿接触地面的一端朝车身左右外侧偏斜。
支腿底部设有检测支腿所承受的压力并及时报警的压力检测报警装置。
前驾驶室及后驾驶室外均罩设有防护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7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固定环向止水带二衬封端钢模板系统
- 下一篇:防磨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