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8250.1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郝青松;穆辉;孟祥辉;李运涛;韩二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安装 结构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电动汽车以电能作为动力源,因此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相对传统燃油汽车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为了给电动汽车提供电能,在电动汽车的车体上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通过电源充电,进而蓄电池提供电能给电动机,电动机获得动力源后进行运转,驱动电动汽车行驶。
不足的是,现有电动汽车的蓄电池都是通过螺丝安装在车体上的,安装繁琐,且不便于拆卸,造成在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只能将车停放在有电源的地方才能充电,而且蓄电池一旦没电,电动汽车就无法行驶,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蓄电池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不方便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蓄电池箱体和安装托盘,蓄电池固定于所述蓄电池箱体内部,所述安装托盘固定于电动汽车的车体上,所述蓄电池箱体卡装在所述安装托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箱体上设有拉杆和滚轮,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蓄电池箱体的底面,所述拉杆的把手位于所述蓄电池箱体底面的前端;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蓄电池箱体底面的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箱体上还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安装于所述蓄电池箱体底面的后端,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横轴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托盘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滚轮能够对应地嵌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托盘上设置有卡扣,所述拉杆的把手能够卡装在所述卡扣上。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箱体的顶面和所述蓄电池箱体的后端面上均设有S形弹性件,两个所述S形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安装结构周围的汽车结构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箱体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S形弹性件,两个所述S形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安装结构周围的汽车结构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箱体上设置有电源束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电源束接口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箱体包括箱体主体和上盖,所述箱体主体和所述上盖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上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箱体主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蓄电池箱体和安装托盘,蓄电池固定于蓄电池箱体内部,安装托盘固定在电动汽车的车体上,蓄电池箱体卡装在安装托盘上,从而实现蓄电池在电动汽车车体上的安装,并且通过将蓄电池箱体从安装托盘上拆卸下来,实现了蓄电池的拆卸。由于蓄电池箱体是采用卡装的方式固定于安装托盘上的,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螺栓固定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结构更便于蓄电池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电动汽车蓄电池不方便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蓄电池安装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汽车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蓄电池安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蓄电池安装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蓄电池箱体底面的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装托盘的平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蓄电池箱体顶部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蓄电池箱体前端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蓄电池箱体;101-箱体主体;
102-上盖;11-拉杆;
111-把手;12-滚轮;
13-横轴;14-S形弹性件滚轮;
15-电源束接口;16-充电接口;
20-安装托盘;21-凹槽;
22-卡扣;23-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8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停车场指示系统
- 下一篇:机动车智能路检执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