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制冷装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7033.9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2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古金培;马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传动电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肖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程式 电动车 制冷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程器电动车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制冷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和环境保护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实施电动汽车科技战略,我国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活动及示范推广工作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是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
产业及鼓励政策:1.工信部牵头,科技部、发改委等多部委参与,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国家和地方政府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鼓励政策,鼓励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鼓励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扶持政策,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采购目录;3.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动车由于电池能量密度低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行驶里程短,充电站建设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同时电动车空调开启后耗电量过大。另外随着城市人口和交通不断发展,各地限制了传统能源车辆的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对电动车是不限购不限牌的,特别对于城市物流冷藏配送车可以采用增程式电动车,不仅解决了行驶里程问题,增程器还可以为冷藏厢提供制冷动力,保证冷藏厢温度在可控范围。但目前的増程器仅仅辅助提供电能,在对冷藏厢提供制冷动力时,増程器相对电动车的电瓶充电,再由电瓶驱动冷藏厢工作;由此带来能源利用率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动车制冷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制冷装置系统,该装置可用于增程式电动乘用车和增程式电动物流配送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制冷装置系统,包括増程器和制冷装置,内燃机与发动机驱动连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内燃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制冷压缩机驱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将増程器分成内燃机和发电机;当电动车的电瓶电量不够用时,増程器的内燃机可直接通过传动机构对外输出,即对制冷压缩机做功,避免能量中间转换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由于制冷装置的功率较大,也可以直接通过内燃机驱动。
进一步地,内燃机为燃用汽油、甲醇、乙醇或天然气的点燃式发动机;或者,内燃机为燃用柴油的压燃式发动机。
进一步地,制冷压缩机与传动机构之间设有离合器。
整个电动车辆的电量不足时,为了使得电动车跑更远的路,需要将制冷装置切断,増程器只进行供电。因此设置了离合器,传动机构通过离合器与制冷压缩机分离。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皮带传动机构,内燃机的输出轴与皮带传动机构的主动皮带轮连接,皮带传动机构的从动皮带轮与离合器的输入轴连接,离合器的输出轴与制冷压缩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装置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内燃机工作参数的传感器、用于控制内燃机工作状态的执行器以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传感器、执行器信号连接。
控制单元为控制电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控制单元还与喷油器、节气门体信号连接,控制单元通过传感器采集内燃机的转速、温度、压力信号;控制喷油器的喷油和点火线圈的点火,控制节气门开度,通过执行器对増程器进行调速控制,并根据电动车电力负荷请求调节増程器功率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装置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制冷空间温度的制冷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分别与制冷温度传感器以及离合器信号连接。
控制器根据制冷空间的温度来控制离合器的工作,当温度低于设定值,离合器断开,制冷压缩机停止工作;温度高于设定值,离合器接合,制冷压缩机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固定于内燃机的飞轮输出端。
发电机与内燃机紧密贴合,使得内燃机和发电机形成一体式的増程器。
进一步地,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燃机直接带动制冷压缩机,从而有效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増程器;11——发电机;12——内燃机;2——制冷压缩机;3——传感器;4——控制单元;5——执行器;6——传动机构;61——主动皮带轮;62——从动皮带轮;7——离合器;71——输入轴;121——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传动电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传动电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70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