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00072.4 | 申请日: | 2015-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建;乔海周;明玲玲;张旭超;黄曙曚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9/10 | 分类号: | F02N19/10;F01M5/02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张方昆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发动机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刚启动时,各系统不能达到最佳运行温度,尤其是冬季,车辆需要怠速预热一段时间才能起步。针对发动机启动工况差的问题,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对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加热,具体方案是在油底壳放油螺塞处布置传统加热器,在发动机起动后对油底壳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该方法仅能将润滑系统快速加热到良好工况,并不能改善发动机起动工况差的状态,同时,传统加热器的能耗大、安全性差且控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安全可靠且能对发动机进行全方位预热的发动机预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热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包括安装在散热器下水室出水口处的第一加热器、安装在气缸水套下方的第二加热器和安装在油底壳底部的第三加热器,各加热器的电源回路上连接有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与一无线信号接收器电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与一遥控器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三加热器均为PTC加热器。
所述散热器下水室出水口上连接出水管,出水管的其中一侧管壁上开设第一安装孔,第一加热器的其中一端为第一发热体、另一端为第一接线端子,第一发热体与第一接线端子的连接部位套装有第一过渡接头,第一加热器通过第一过渡接头卡装在第一安装孔中,第一发热体伸入出水管内腔并在靠近另一侧管壁的位置处截止。
所述气缸水套其中一侧腔壁的底部开设第二安装孔,第二加热器的其中一端为第二发热体、另一端为第二接线端子,第二发热体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连接部位套装有第二过渡接头,第二加热器通过第二过渡接头卡装在第二安装孔中,第二发热体伸入气缸水套内并在靠近另一侧腔壁的位置处截止。
所述第二发热体穿过气缸水套内的相邻两个缸套之间的间隙。
所述油底壳其中一侧壳体壁的底部开设第三安装孔,第三加热器的其中一端为第三发热体、另一端为第三接线端子,第三发热体与第三接线端子的连接部位套装有第三过渡接头,第三加热器通过第三过渡接头卡装在第三安装孔中,第三发热体伸入油底壳内并在靠近另一侧壳体壁的位置处截止。
优选的,各加热器在各自的安装位置上间隔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遥控器用于发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信号,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加热器的开关状态;当无线信号接收器收到遥控器发射的开启信号,主控制模块开启加热器,当无线信号接收器收到遥控器发射的关闭信号,主控制模块将加热器关闭;当冷却液或润滑油温度达到设计值时,主控制模块关闭对应的加热器;第一加热器可加热散热器内的冷却液,第二加热器可加热气缸套及其内的冷却液,第三加热器可加热油底壳内的润滑油;PTC加热器具有自动恒温的特点,不需要温度控制系统,将PTC加热器直接通电即可,恒温值根据需求进行匹配设计;各加热器的安装只需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开设安装孔即可,改装方便,易于实现。可见,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远程控制发动机预热的功能,同时,通过全方位布置多个加热器,可对发动机冷却液和润滑油同时进行预热,预热速度快,预热效果好,另外,利用PTC加热器的结构,使得整个装置的寿命更长、更节电且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第一加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加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加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发动机预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散热器下水室出水口处的第一加热器1、安装在气缸水套8下方的第二加热器2和安装在油底壳9底部的第三加热器3,其中,在各个安装位置上,加热器可设置一个,也可在各自的安装位置上间隔设置多个。各加热器均由蓄电池10供电,各加热器的电源回路上连接有主控制模块4,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加热器的开关状态,主控制模块4与一无线信号接收器5电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5与一遥控器6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00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