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型元件复合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21957.2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谭宇韬;罗志平;杨海东;杨志军;陈运;贺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型 元件 复合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夹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异型元件复合夹持器。
背景技术
目前,表面贴片元件的封装形式有过百种,而为每一种元件研究独立的机械夹取器,不仅效率低,而且不现实。
异型元件遍布在许许多多的产品中,它们呈现的形状各异,而且尺寸大小不同,尺寸大时会很重,尺寸小时会很轻,这样给电子组装操作带来挑战。现在异型元件的装配一般有手工装配和使用自动化装置装配两种方式。
对于使用传统的真空吸嘴操作来说,这类元件通常只有很小的表面区域可以利用,所以很难使用标准的贴装设备对异型元件进行自动装配工作。这种情形不仅会影响到异型元件的功能,而且也会影响到绝大多数印制电路板装配设备的特性。另外,由于设计缺陷,许多异型元件采用承载托盘或者散装形式,容易在器件的支撑上出现问题。现有的异型元件夹取器,主要有单一吸嘴吸附结构、气动机械爪结构和自适应夹持技术等,其中自适应夹持技术由足够多的点接触来代替面接触,或者是改变夹持器的刚度,即变刚度法如绳驱动,应用磁流变液改变夹具刚度等,但不符合异型元件装贴的流水线生产模式。
因此目前,标准元件贴片一般采用吸头进行贴装或气动机械爪,吸头进行贴装因其快速精准且为气动而备受欢迎,但是吸嘴只能吸取有限尺寸的元件;而气动机械爪,如果用力过大,对于一些尺寸小的异型元件会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尺寸不一的异型元件进行上下料、贴装功能的夹持器提出一种异型元件复合夹持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异型元件复合夹持器,包括机架、夹持机构和吸盘机构;所述机架安装于插片机上,所述夹持机构和所述吸盘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异型元件的手指;所述吸盘机构包括用于吸附异型元件的吸盘;
所述吸盘与所述夹持机构的手指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吸盘位于两所述手指之间。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主传动杆、辅助连杆、指滑块、导轨和手指;
所述辅助连杆包括左辅助连杆和右辅助连杆;所述指滑块包括左指滑块和右指滑块;所述导轨包括前导轨和后导轨;所述手指包括左手指和右手指;
所述主传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主传动杆的左端与所述左辅助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左辅助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指滑块连接;所述主传动杆的右端与所述右辅助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右辅助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指滑块连接;所述前导轨和所述后导轨平行安装于所述机架,且所述前导轨和所述后导轨之间形成滑动空间;所述左指滑块和所述右指滑块设于滑动空间内,且被限制沿左右方向移动;
所述左手指和所述右手指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指滑块和所述右指滑块。
优选的,所述前导轨和所述后导轨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左指滑块和所述右指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前导轨和所述后导轨的底部的中间用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盘机构包括支承件、吸盘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吸盘安装于所述支承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支承件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吸盘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推杆;所述气缸包括前气缸和后气缸;所述推杆包括前推杆和后推杆;所述支承件的两端与所述前推杆和后推杆连接;所述前气缸和所述后气缸分别驱动前推杆和后推杆伸缩。
优选的,所述前推杆和所述后推杆上均套装有弹簧;所述前气缸和所述后气缸的通气口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气体的气阀。
优选的,所述支承件为U型结构,与所述左推杆和所述右推杆安装连接;所述真空吸盘安装于所述U型结构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机架是由顶板、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组成的半封闭箱体结构;所述半封闭箱体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主传动杆、所述辅助连杆、所述指滑块和所述导轨罩住;所述前气缸和所述后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的外侧;
所述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的上方均与所述顶板的底部通过L形块安装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将具有夹持功能的夹持机构和具有吸取功能的吸盘机构整合在同一夹持器内,使之适应尺寸不一的异型元件进行上下料、贴装功能,不仅能进行贴装标准元件,而且对于尺寸较大的异型元件无需人工装贴,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结构紧凑,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21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四轮配套的深松整平播种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水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