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受电弓的电动直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1021.2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6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稳;万理;汪永明;王丹;谭振兴;谭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0 | 分类号: | B60L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4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受电弓 电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非轨道交通公交车辆,运输卡车等电动驱动车辆受电用的小型受电弓。
背景技术
受电弓(又名受电器)是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机车或动车车顶上。受电弓可分为四大类:双臂式、单臂式、垂直式和石津式,单臂弓和双臂弓此两种均由滑板、上框架、下臂杆(双臂弓用下框架)、底架、升弓弹簧、传动气缸、支持绝缘子等部件组成。菱形受电弓,也称钻石受电弓,以前非常普遍,后由于维护成本较高以及容易在故障时拉断接触网而逐渐被淘汰,近年来多采用单臂弓,但现有单臂弓基本上都是采用弹簧和拉绳进行驱动,不能实现电动控制或手动控制,特别是在需要降弓时,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电动方式实现自动升降弓功能,也可通过连接手动装置实现升降弓功能,且安装、维护、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可通过设置位置传感器能随时操控升降的用于受电弓的电动直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受电弓包括底座组件5、支撑臂、升降臂、电动直驱装置4、弹簧组件8和弓头组件10,在底座组件5的下部设置有绝缘子B3;电动直驱装置4与下支撑杆6的下部相连接,通过推拉力使下支撑杆6围绕转轴方向转动,带动推杆7、上支撑杆13及平衡杆9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弓;弹簧组件8的一端安装在底座组件5与铰接下支撑杆6相对的一侧,弹簧组件8另一端设置的弹簧端头14采用销轴15与下支撑杆6下部相连接;所述电动直驱装置4包括联动传动机构202、直线运动机构206、控制器208、电机209、支座210和连接头217,在直线运动机构206的两端分别设置与之相连接的支座210和连接头217;在直线运动机构206与连接头217之间设置绝缘子A2,在直线运动机构206与底座组件5之间设置绝缘子C201;在电机209与直线运动机构206之间采用联动传动机构202相连接,控制器208与电机209相连接。
所述电动直驱装置4与下支撑杆6之间设置绝缘子A2,确保电动直驱装置4与支撑臂、升降臂之间的绝缘隔离。
所述联动传动机构202采用包括齿轮箱,在齿轮箱中设置有减速齿轮组41,减速齿轮组41与电机209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直线运动机构206采用包括丝杆、或蜗轮蜗杆结构。也可在直线运动机构206与支座210之间采用耳轴212相连接,且在支座210的下部设置绝缘子C201并固定安装在底座组件5上。
也可在直线运动机构206与绝缘子A2之间设置防尘罩215,并采用连接杆213和连接套214相连接;在连接头217与绝缘子A2之间设置弹性阻尼器207,并采用端连接杆216相连接。
还可在直线运动机构206后端连接的耳轴212采用圆柱销211与支座210连接,耳轴212能绕支座210转动,从而克服直线运动机构206在直线运动时并带动下支撑杆转动时产生的垂直方向位移。
还可在直线运动机构206上设置1个以上的行程位置传感器204,行程位置传感器204与控制器208相连接;所述行程位置传感器204采用包括无源接近开关、涡流式接近开关、电容式接近开关、霍尔接近开关和光电式接近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直驱装置4上可设置有与之配合连接软轴控制系统1,用作辅助降弓控制;所述软轴控制系统1包括绝缘棒101、软轴104和手摇杆105,在软轴104外周设置软轴绝缘套102,在软轴104的两端分别连接绝缘棒101和手摇杆105;绝缘棒101与联动传动机构202中的软轴连接端头40相连接。软轴104和手摇杆105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108,在固定板108上设置有升弓指示灯106和降弓指示灯107,升弓指示灯106和降弓指示灯107分别与控制器208相连接。
所述受电弓的支撑臂包括相互铰接的下支撑杆6和上支撑杆13构成活动曲臂机构,下支撑杆6的下端铰接安装在底座组件5上部,下支撑杆6的上端与上支撑杆13的下端相铰接,上支撑杆13的上端与弓头组件10相铰接;
升降臂包括成夹角相互铰接的推杆7和平衡杆9构成活动曲臂机构,推杆7的下部铰接安装在底座组件5上部,推杆7的上端通过推杆转轴分别与上支撑杆13和平衡杆9相铰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1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