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悬置支臂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3843.4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2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文;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桑传标;陈庆超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悬置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支臂和包括该发动机悬置支臂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支臂起到有效支撑发动机的重量,并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承受着发动机的冲击力的作用。如图1所示,发动机悬置支臂包括用于连接到发动机上的悬置本体10,该悬置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连接臂20,该连接臂20上形成有沿该连接臂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孔200。现有的发动机悬置支臂多为铝合金铸造结构,为减少铸铝的气孔率,该孔20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通常设计为圆形,以减少铸造的壁厚,但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会增大支臂与发动机连接端区域的应力,降低了发动机悬置支臂的疲劳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支臂,该发动机悬置支臂能够减少铸铝件的气孔率,同时提高疲劳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支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支臂,该发动机悬置支臂包括用于连接到发动机上的悬置本体,该悬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连接臂,该连接臂上形成有沿该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孔,其中,所述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具有交替连接的凸出段和凹陷段。
优选地,所述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由多个所述凸出段和多个所述凹陷段交替形成。
优选地,每个所述凸出段的形状相同,每个所述凹陷段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孔的中心轴线和所述连接臂的外轮廓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外轮廓为正多边形,每个所述凸出段分别指向所述正多边形的每个角部。
优选地,所述凸出段和所述凹陷段均形成为光滑的曲线段。
优选地,所述凸出段和所述凹陷段均形成为圆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凸出段和所述凹陷段均形成为U形。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外轮廓为多边形,所述凸出段分别指向所述多边形的每个角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支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设计为交替连接的凸出段和凹陷段,这样,连接臂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的凹陷段可以减少发动机悬置支臂的厚度,从而减少铸铝的气孔率,同时,连接臂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的凸出段可以加强连接臂的结构强度,会有效降低支臂和发动机连接端区域的应力,进而提高发动机悬置支臂的疲劳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悬置支臂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悬置支臂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悬置支臂的连接臂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悬置本体20连接臂200孔
201凸出段202凹陷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支臂,包括用于连接到发动机上的悬置本体10,该悬置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连接臂20,为减少连接臂20的壁厚,同时实现减重需求,该连接臂20上形成有沿该连接臂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孔200,其中,孔20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具有交替连接的凸出段201和凹陷段202。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孔200相对于发动机悬置支臂整体来说,为一个盲孔,而相对于连接臂20来说,可以为盲孔,也可以为通孔,换言之,孔200可以贯通整个连接臂20,也可以只延伸到连接臂20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通常,为使得连接臂20的结构强度更可靠,孔200延伸至连接臂20的应力最大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3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铸式发动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太阳能收缩车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