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压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6648.7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3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曾松林;黎剑锋;王凯平;陈健;方照根;熊求颛;宋光伟;陈永军;言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16 | 分类号: | F16F9/516;F16F9/19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戴玲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压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车车辆减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铁路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是动车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列车等轨道交通装备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减缓机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保证机车车辆行驶安全,提高列车舒适度。
油压减振器的内部结构一般分为油液单向循环结构及油液双向循环结构,单循环结构减振器具有对称的拉伸、压缩阻尼特性,且对称性不可通过阻尼调节阀进行改变,该结构的阻尼调节阀设计在导承组装处,调节时不需要拆开减振器的内部结构,该结构减振器的特点为阻尼特性调节方便,但不能改变其对称特性,只适合于具有对称特性的减振器。油液双向循环结构减振器拉伸、压缩阻尼特性可分开单独进行调节,阻尼调节阀通常设计在减振器的内部,若要对已组装好的减振器调节其阻尼特性时,需拆开减振器才能进行,该结构减振器的特点是阻尼特性调节不方便,但可实现非对称阻尼特性的要求,拉伸、压缩阻尼力可分别进行调节控制。
中国专利文献CN200920261422.9(名称“轨道机车及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公开了一种油压减振器结构。该减振器为油液单循环结构,活塞上有通油孔,活塞端面与活塞杆端面之间设有单向阀片,活塞杆拉伸、压缩时油液都要流经导承然后由金属导油管引导流向置于底座上的阻尼阀,也可以实现外调,但该结构已注定只能实现拉伸、压缩阻尼力为对称特性,拉伸、压缩阻尼力不能分开外调,因此当要外调非对称阻尼特性及拉伸、压缩阻尼力需分开外调时会受到限制,另该结构较复杂,金属导油管一端连接导承另一端连接底座,两端连接处用O形圈进行密封,装配时比较麻烦,当从油缸排出的高压油流经金属导油管的两端连接处时容易造成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拉伸阻尼力及压缩阻尼力可分开调节、解决了拉伸和压缩阻尼力不对称问题的油压减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压减振器,包括储油缸、活塞组件、工作油缸、底阀组件、导承组件和压盖,所述储油缸包括缸体外筒和固定于缸体外筒前端的底座,所述工作油缸位于缸体外筒内,且与缸体外筒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底阀组件盖设于所述工作油缸的前端并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导承组件设于所述工作油缸的后端,所述压盖设于缸体外筒的后端,所述活塞组件包括设于工作油缸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一端穿过导承组件和压盖向外,所述活塞将工作油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底座上设有压缩阻尼调节阀,所述底阀组件上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压缩阻尼调节阀的进口依次与轴向通孔和第一腔室连通且出口与储油腔连通,所述导承组件上设有拉伸止回阀和拉伸阻尼调节阀,所述拉伸止回阀的进口与储油腔连通且出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拉伸阻尼调节阀的进口与第二腔室连通且出口与储油腔连通,所述底阀组件上还设有允许油液从储油腔向第一腔室流动的单向止回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活塞呈封闭式设计,即所述活塞上无油路可通,所述活塞与工作油缸的内壁之间设有活塞密封件,所述活塞杆与导承组件之间设有密封组件。
所述储油腔内设有与所述拉伸止回阀和拉伸阻尼调节阀对应的导油管,所述拉伸止回阀的进口通过导油管与储油腔连通,所述拉伸阻尼调节阀出口通过导油管与储油腔连通。
所述底座周向表面上设有安装盲孔,所述压缩阻尼调节阀安装于所述安装盲孔内,所述压缩阻尼调节阀的调节部朝向安装盲孔外,所述导承组件上靠近压盖的一端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拉伸止回阀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拉伸阻尼调节阀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拉伸止回阀的调节部朝向第一安装孔外,所述拉伸阻尼调节阀的调节部朝向第二安装孔外。
所述压缩阻尼调节阀包括压缩阻尼端盖和依次设于所述安装盲孔内的压缩阻尼阀体、压缩阻尼阀芯、压缩阻尼弹簧、压缩阻尼调节螺帽,所述压缩阻尼阀芯抵靠所述压缩阻尼调节阀的出口,所述压缩阻尼弹簧抵设于压缩阻尼阀芯和压缩阻尼调节螺帽之间,所述压缩阻尼调节螺帽与安装盲孔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压缩阻尼端盖盖设于压缩阻尼调节螺帽上,所述压缩阻尼调节阀的调节部为所述压缩阻尼调节螺帽。
所述底座靠近底阀组件的端面设有与所述轴向通孔同轴的轴向中心孔,所述安装盲孔与所述轴向中心孔垂直且通过轴向中心孔与轴向通孔连通,所述安装盲孔设为两个,相互垂直且连通,每个安装盲孔设有一组压缩阻尼调节阀,两组压缩阻尼调节阀中压缩阻尼阀体、压缩阻尼阀芯和压缩阻尼弹簧的设计参数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时代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6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