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串转换单管控制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8690.0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顾春雷;杨晓冬;张初初;魏敏哲;阚加荣;姚志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控制 增益 直流 升压 变换 电路 | ||
1.一种并串转换单管控制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能电感(L1)、第二储能电感(L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开关管(T)、输出储能电容(Co)和负载电阻(R);所述第一储能电感(L1)的一端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均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储能电感(L2)的一端均相连,第二储能电感(L2)的另一端与开关管(T)的集电极相连,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均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输出储能电容(Co)的一端和负载电阻(R)一端均相连;输出储能电容(Co)的另一端,负载电阻(R)另一端,以及开关管(T)的发射极,均接入输入电源和输出负载的负极公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串转换单管控制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在联接第一二极管(D1)的电路上并联有第一滤波电容(C1),在联接第四二极管(D4)的电路上并联有第二滤波电容(C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串转换单管控制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能电感(L1)、第二储能电感(L2)、第三储能电感(L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开关管(T)、输出储能电容(Co)和负载电阻(R);所述第一储能电感(L1)的一端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均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储能电感(L2)的一端均相连,第二储能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二极管(D3)与第三储能电感(L3)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均相连,第三储能电感(L3)的另一端与开关管(T)的集电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均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输出储能电容(Co)的一端和负载电阻(R)一端均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联接输入电源正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联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输出储能电容(Co)的另一端,负载电阻(R)另一端,以及开关管(T)的发射极,均接入输入电源和输出负载的负极公共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86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