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9030.4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韩;高峰;段松林;徐慧;张祖芳;杨羊;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3;B25J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工业 机器人 关节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高性能机器人关节减速器。
背景技术
现代机器日益向着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和高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机械的高速化、大型化、精密化和自动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机器人关节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关键技术之一,需要具有高刚度、小回差,高承载、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特性。
目前,国内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大多为采用摆线针轮的RV减速器,RV减速器需要专用的加工设备,装配较复杂,加工成本高,应用较局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结构紧凑,装配方便,重量轻,体积小的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以期能在保证了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高刚度,小回差,的基础上,使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加工简单、易于装配、加工成本低,从而适用于机器人关节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包括:中心轴、行星齿轮、行星架、行星齿轮支撑轴、端盖、输出盘和固定法兰;
所述中心轴为一齿轮轴,并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在所述行星齿轮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所述行星齿轮支撑轴,所述行星齿轮支撑轴的两端固定在行星架上;
在所述中心轴的径向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一轴承和一对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外侧;所述行星架位于所述一对第一轴承的径向外侧;
所述一对第二轴承分为左第二轴承和右第二轴承;在所述左第二轴承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所述输出盘;在所述输出盘的内侧设置有内齿圈,并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
在右第二轴承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固定的端盖,在所述端盖的内侧也设置有内齿圈,并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
在所述输出盘的径向外侧设置有第三轴承;在所述第三轴承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所述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与所述端盖通过螺钉连接;并通过定位销定位;
所述关节减速器是通过所述中心轴将动力传递到所述行星齿轮上,再通过行星齿轮同时传递给所述端盖内侧的内齿圈及输出盘内侧的内齿圈,最终通过所述输出盘向外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所述行星齿轮支撑轴的径向外侧设置行星齿轮衬套;在所述行星齿轮衬套和所述行星齿轮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
在所述第一轴承与中心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用弹性挡圈,在所述第二轴承与中心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用弹性挡圈;
在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架之间分别有第一端面轴承和第二端面轴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减速器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与一般行星减速器相比,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效率高,刚度高,与RV减速器相比,结构紧凑,装配方便,加工简单,工艺性好,加工成本低,在同样传动比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2、本实用新型通过端盖内侧的内齿圈、输出盘内侧的内齿圈的齿数有较小的数值差n,一般n的数值取1,2,3,从而实现了减速器的大的传动比;
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中心轴、行星齿轮、端盖内侧的内齿圈、输出盘内侧的内齿圈的齿数大小,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动比,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减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入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出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行星架;3第一轴承;4a左第二轴承;4b右第二轴承;5第二轴用弹性挡圈;6中心轴;7第一轴用弹性挡圈;8行星齿轮;9第一端面轴承;10输出盘;11第三轴承;12固定法兰;13定位销;14端盖;15行星齿轮衬套;16滚针轴承;17第二端面轴承;18行星齿轮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包括:中心轴6、行星齿轮8、行星架2、行星齿轮支撑轴18、端盖14、输出盘10和固定法兰12;
中心轴6为一齿轮轴,中心轴既可以为中空轴,也可以为实心轴,中心轴的齿数为Z1;并与行星齿轮8啮合,行星齿轮的个数为N,N可取1,2,3……;在行星齿轮8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行星齿轮支撑轴18,行星齿轮支撑轴18的两端固定在行星架2上;行星齿轮8均布与行星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9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盘形凸轮及凸轮传动装置
- 下一篇:摩擦阻尼式支承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