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1559.8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淞;蓝志宝;张振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发动机 机油 冷却器 支座 | ||
1.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支座,其特征在于:包 括支座壳体,所述支座壳体的左侧设有第一安装面,所述支 座壳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缸体固定 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机油冷却器本体和滤清器连接,所 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由左至右贯穿至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冷却 液进水孔、机油进油孔和机油回油孔,所述冷却液进水孔的 左端与缸体的水套连通,所述冷却液进水孔的右端与所述机 油冷却器本体连通,所述机油进油孔的前端与缸体的油泵连 通,所述机油进油孔的后端与所述机油冷却器本体连通,所 述机油回油孔的前端与缸体的主油道连通,所述机油回油孔 的后端与所述机油冷却器本体连通,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有 连通支座壳体的前侧面的冷却液回水孔,所述冷却液回水孔 位于第二安装面上的一端与所述机油冷却液本体连通,所述 冷却液回水孔位于支座壳体的前侧面上的一端与循环水泵连 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支座,其特征在于:支座壳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增压器进油孔, 所述增压器进油孔与所述机油回油孔连通,所述增压器进油 孔通过油管与增压器本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 却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在所述冷却液进 水孔和所述机油回油孔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安装 面上在所述冷却液回水孔和所述机油进油孔之间,在所述冷 却液进水孔和所述机油进油孔之间均设有第二导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 却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进水孔的两端上套设有 进水密封圈,所述冷却液回水孔的两端上套设有回水密封圈, 所述机油回油孔的两端上套设有回油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进油孔位于所述机油回油孔的 下方,所述机油回油孔的顶部与所述回油密封圈底部相抵, 所述机油回油孔和所述机油进油孔均套设在环形的进油密封 圈内,所述机油回油孔的底部与所述进油密封圈的环形内壁 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密封圈和所述回水密封圈均由 氢化丁腈橡胶制成,所述进油密封圈和所述回油密封圈均由 丙烯酸酯橡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 却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壳体由铝合金材料压力铸 造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机油冷 却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 设有定位销,所述冷却器本体通过定位销与所述第二安装面 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15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空气组合阀
- 下一篇:一种汽轮发电机组联合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