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培力刹车装置及包括其的能量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7439.2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6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许智勇;吕炜;徐晓天;陈佳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翼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平型***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培力 刹车 装置 包括 能量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培力刹车装置及包括其的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地面交通工具主要还是依托以车轮作为移动及支撑结构的载体。近几年电动车开始出现在市场上,然而在电动车辆普及之前,绝大多数的机动车都在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众所周知,内燃机是通过消耗汽油、柴油等化学燃料,将燃烧释放的能量传递到机械。因此,随着电能驱动的广泛应用,以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和推广,以电能为驱动的车辆将会在未来逐渐普及并逐渐替代内燃机驱动车辆。
在电动机驱动的大前提下,电能的使用效率是新一代电机驱动车辆的重要研究领域。由于电机可以很高效的通过磁场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反之也能很高效的将动能转换成电能,从而电机的基本结构可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两类,两者有相同的原理。
具体地说,电机驱动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从静止到运动再到静止,可分为三个行驶状态:一、驱动状态,即给电机供电产生动力输出的状态;二、滑行状态,即停止给电机供电,车辆随惯性滑行的状态;三、刹车状态,即通过刹车组件将车辆动能消耗并逐渐停止运动的状态。
根据惯性定律的理论依托,在理想环境下物体进行匀速的直线运动,不消耗任何能量。实际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车辆匀速行驶时比起频繁起停时的能耗要小很多。例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长距离高速行驶时,其油耗要远远低于市区内拥堵路线在频繁起停行驶时的油耗。尽管高速行驶的车辆的机械阻力、风阻、地面阻力都大于在市区内低速行驶的车辆,但高速上行驶的油耗仍然低于市区内行驶的油耗。在内燃机上,这些能量主要浪费在怠速和刹车上,而其中频繁起停消耗的能量是最主要的。
此外,根据驾驶者在刹车时所需的感受,刹车系统需要提供稳定的刹车力,即无论车速快还是慢只要人启动刹车,就产生一个长久稳定的力度或驾驶者所需的力度来完成刹车过程;反之在驾驶者在刹车过程中刹车力度如果产生突然的变化或者不受驾驶者控制的、超出驾驶者预期的力度变化,就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安培力是通过电机转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动能到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中,根据安培力定律的基本原理F=BIL,安培力在自然情况下会根据车速的变化带动电机转速的变化,由于磁场和有效线圈长度不变导致电流的变化,车速越低产生的瞬时刹车力度就会越小,反之亦然。这种刹车表现是与驾驶习惯相背的,如果直接使用这样的结构来作为刹车,由于人无法对瞬时车速和瞬时安培力之间的计算关系进行无缝的瞬间反应和测算,驾驶者很难预知当下自己刹车时会产生多大的刹车力度,从而产生严重的操控安全问题。
因此,如何降低车辆的油耗,克服物理刹车和安培力刹车各自的问题,提高安全性能是电机领域需要亟待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能量浪费,能耗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培力刹车装置及包括其的能量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安培力刹车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安培力刹车装置包括:外壳;电机定转子,所述电机定转子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中轴,所述中轴贯穿所述电机定转子,且所述中轴与所述电机定转子的定子固定连接;
行星机构,所述行星机构穿设在所述中轴上,并位于所述电机定转子和一套筒之间,用于传递动力;
外壳碟刹盘,所述外壳碟刹盘与所述外壳连接,并且套设于所述套筒的外围;
行星碟刹盘,所述行星碟刹盘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
较佳地,所述行星机构包括行星架、太阳轮和行星轮,且所述行星机构与所述电机定转子连接;
所述行星轮设置在所述行星架上,且分别与所述太阳轮啮合;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行星外轮,所述行星外轮与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连接。
较佳地,所述行星碟刹盘位于所述外壳碟刹盘的外侧。
较佳地,所述行星架通过单向轴承固定在所述中轴上。
较佳地,所述行星架上的中心轴孔处设有一缺口,所述中轴上靠近所述太阳轮的下端处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插设在所述缺口内。
较佳地,所述行星碟刹盘上开设有若干开孔和中心安装孔,所述中心安装孔通过螺栓将所述行星碟刹盘连接至所述套筒,所述若干开孔呈环状布置在所述中心安装孔周围。
较佳地,所述外壳碟刹盘与所述外壳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翼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领翼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7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电动公交车的大电流快速充电机
- 下一篇:湿式制动平地机后驱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