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1345.2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4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华;张晶;万妮;陈广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5B11/00;B25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装配 工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由于前/后悬总成的供货常常是分属于不同的厂家或 者部门进行管理,其中,前悬模块包括动力总成带变速器以及前悬架,在供 货时,常常提供的是动力总成带变速器和前悬架的散件。
因而需要一种可以将动力总成带变速器和前悬架的散件进行装配的工装。 但现有技术中在将动力总成带变速器和前悬架散件状装配完成后,通常是利 用人工叉车进行移动,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常是 利用人工叉车进行移动,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包括:通用支架, 所述通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前悬架的第一底座和支撑动力总成带变速器 的第二底座,所述通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脚轮,其中所述脚轮设置有止锁结 构。
如上所述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包括用于 支撑所述前悬架的副车架一端的第一定位支撑子底座和用于支撑所述副车架 另一端的第一支撑子底座,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子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前悬架 的副车架上的制造孔配合的销轴。
如上所述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还包括: 用于支撑所述前悬架的控制臂的第二支撑子底座,所述第二支撑子底座设置 于所述控制臂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下方,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子底座的上端设 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控制臂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支撑子 底座的上表面的面积。
如上所述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前 悬架的滑柱下方,且所述滑柱与所述支撑块之间上下相距有预设距离。
如上所述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包括用于 支撑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第二定位支撑子底座、和用于支撑所述变速器的第 三支撑子底座。
如上所述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优选地,若所述第二定位支撑子 底座为多个,则至少有一个第二定位支撑子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发动机的缸 体的制造圆孔配合的销轴。
如上所述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子底座用 于支撑所述发动机的缸体与发动机油底壳对接处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边缘。
如上所述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优选地,制造所述支撑块的材料为 高低压聚乙烯,所述支撑块螺接于第二支撑子底座的上端。
如上所述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优选地,所述通用支架为由多个方 管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由于在 通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脚轮,可以实现整个装配工装结构的自由移动,从而 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还要利用人工叉车进行移动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此外, 由于现有技术中,在将前悬架和支撑动力总成带变速器的散件进行装配时, 通常是采用吊装的方式进行装配,需要分别对前悬架和支撑动力总成带变速 器分两次吊装,而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可以 一次性完成前悬架与支撑动力总成带变速器散件的装配,避免两次吊装的浪 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的结构示意 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支撑前悬架 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支撑前悬架 和动力总成带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支撑前 悬架、动力总成带变速器与车身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滑柱安装点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安装点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安装点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模块下方的安装点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3-通用支架;4-脚轮;81-副车架;
11-第一定位支撑子底座;12-第一支撑子底座;110-销轴;
13-第二支撑子底座;82-控制臂;14-支撑块;
83-滑柱;84-发动机;85-变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1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条自动装配机床
- 下一篇:一种热成型机模具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