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旋翼飞行器及其驱动机构安装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4152.5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8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姜欣宏;徐志雄;刘宝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浩恒征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6;B64C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旋翼 飞行器 及其 驱动 机构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旋翼飞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的多旋翼飞行器多采用多枚对称分布在机身上的电机进行控制,电机上装有相同桨距的螺旋桨。这种定桨距多旋翼,动力系统除电机与螺旋桨外,没有其它移动部件。这种设计,一方面使得无人机在机械上构成简单,但另一方面,也使飞行器的飞行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这种定螺距螺旋桨与电机的组合,单纯通过电子调速器调节电机转速来改变旋翼的升力,从而控制飞行器的飞行状态,由于桨叶的转动惯量,致使电机从一个转速改变到目标转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使得飞行器的控制产生了很大的延迟,具有诸多弊端。这种控制方式也很难产生反向的升力。使得飞行器不能进行特技飞行,同时在面临紧急状况时,不能迅速调节姿态,对飞行器自身和周遭环境产生破坏。
另外,现有的旋翼驱动电机的安装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减轻飞行器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及其驱动机构安装座,可以有效减轻飞行器的重量。另外,通过变桨距机构实现飞行姿态的迅速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旋翼飞行器驱动机构安装座,包括管接头、电机安装盘以及管接头与电机安装盘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电机安装盘的平面与所述管接头的轴线平行。
至于包含上述驱动机构安装座的多旋翼飞行器,则包括主机架、从主机架向外延伸的机臂,所述的驱动机构安装座的管接头与所述机臂连接,旋翼的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机安装盘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接头为一管夹,管夹的上部形成一平台,所述电机安装盘的上表面与该平台平齐;所述管夹的下部具有一锁紧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座还包括位于所述管接头上方的舵机安装座,用于安装变桨距舵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有效减轻飞行器的重量,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变桨距机构实现飞行姿态的迅速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飞行器整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翼总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安装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安装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飞行器,其可搭载不同的装置实现不同的用途,如搭载摄像头用于航拍,搭载不同的传感器用于农田监测,风力发电扇叶探伤等等。本实用新型电动变桨距多旋翼飞行器的总体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位于主机架1、从主机架1向外延伸的机臂2,每个机臂2末端具有一组旋翼3。本例中的结构具有四组旋翼,其中相对的旋翼转向相同,而相邻的旋翼转向相反,其目的是为了相互作用消除其自身旋转产生的反扭矩力,避免飞行器自旋无法定向飞行。在飞行器中所述的旋翼组不局限于四组,亦可为多组。
如图2为所示是一组旋翼总成,通过无刷电机14来提供螺旋桨15旋转的动力,通过舵机12与无刷电机14分别调节螺旋桨15的桨距与螺旋桨15的转速来改变旋翼总成提供的升力。
加长了轴长的无刷电机14末端与旋翼组中联连接,在无刷电机14旋转时中联5将与电机14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
中联5与桨夹4连接,这样无刷电机的转速就与桨夹的转速相同,通过电子调速器改变无刷电机14的转速就能实现改变螺旋桨15的转速,从而改变旋翼组所产生的升力。
另一方面,桨夹4内安装有轴承,可使桨夹4以中联5为轴心旋转,旋转的角度改变即是桨距的改变。
球头10通过螺纹安装在变距外环9上,变距外环9同心安装在铜套8上,铜套8与无刷电机14的轴同心连接。变距外环9与铜套8,铜套8与无刷电机14的轴之间同心间隙配合,外部可绕内部旋转。
舵机12与舵臂11的一端之间紧密连接。舵臂11的另一端是一个圆柱形槽,与球头10配合。当舵机12输出角度发生变化时舵臂11进行以与舵机12相连处为圆心的圆弧运动。这样,通过舵臂11的槽与球头10就能将舵机12的角度变化转化为变距外环9的轴向直线运动,进而通过推叉7与推杆6转化为桨夹4的旋转运动,从而起到改变桨距的作用,通过改变桨距就能同样改变旋翼组的升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浩恒征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浩恒征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4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翼无人机及其保护装置
- 下一篇:焊接式船用转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