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0124.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1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李继征;王丽娟;李伟明;孙立才;李卓;张洪丰;王光涛;范凯毓;郎洪亮;王文革;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万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通用 移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服务机器人技术都比较成熟,许多行业都采用机器人换人的方法,特别是以服务为主的餐饮行业,所需人力资源巨大,人员成本支出越来越高,如果可以使用机器人代替/部分代替服务人员,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更能建立特色餐厅,提升业绩。
但由于餐厅服务机器人需要往返于后厨与餐厅之间,而后厨内路面环境较差,餐厅内的铺设的路面环境(可能为地板、地砖、理石等多种路面)也因需要配合餐厅的风格而较多样。为了适应餐厅的实际工况,并保证平稳,精确地送餐到指定点位,就要求机器人具有良好较的平顺性和路面友好性。而底盘的好坏直接影响餐厅服务机器人的实际行驶能力、操纵性能、安全性等方面。
在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的底盘机构的驱动方式有轮式、多足式、履带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其中轮式机器人控制方便,通常比履带式和多足式运动速度快、结构简单。市场中现有的服务机器人轮式底盘多配有2个驱动轮,1-2个辅助轮的设计方式,转动过程中会出现重心位置的偏移,影响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解决了机器人移动时重心不稳的问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其组成包括: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与减震装置连接,所述的减震装置安装在底盘上,所述的减震装置与驱动轮连接,所述的底盘上安装有避障装置、电池组、通讯装置、磁导航传感器、射频传感器、辅助轮。
所述的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所述的驱动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的底盘两侧,辅助轮安装在所述的底盘四角。
所述的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翼板,所述的翼板一端通过轴固定于所述的底盘下部,所述的翼板另一端通过弹簧安装在所述的底盘下部,所述的翼板与驱动电机座垂直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餐饮机器人底盘,平顺性和路面友好性良好,可适用于多种路面,有较好实际行驶能力、操纵性能、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位机控制驱动器,进而调整机器人的实际运行速度,双驱动的控制方式,机器人转弯、掉头过程中,分别调整两轮的转速和方向,保证餐厅服务机器人快速、平稳送餐。
本实用新型遇凹凸路面或缓坡时,至少有1-2个辅助轮着地,确保其行驶能力和工作的稳定性。此外,由于驱动轮对称分布在底盘左右两侧,而辅助轮分布于四角,使得机器人的重心置中,避免重心偏移带来的侧翻、前后倾斜等状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底盘上预留有安装磁导航传感器模块、RFID射频传感器和电池单元,小车可按照预先铺设的磁条线路运行,达到循迹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其组成包括:驱动装置3,所述的驱动装置与减震装置8连接,所述的减震装置安装在底盘1上,所述的减震装置与驱动轮4连接,所述的底盘上安装有避障装置2、电池组6、通讯装置9、磁导航传感器10、射频传感器7。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所述的驱动轮对称分布在所述的底盘两侧,辅助轮5安装在所述的底盘四角。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机器人通用移动平台,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翼板,所述的翼板一端通过轴固定于所述的底盘下部,所述的翼板另一端通过弹簧安装在所述的底盘下部,所述的翼板与驱动电机座垂直焊接。
实施例4:
底盘配有2个驱动轮,4个过约束的辅助轮。驱动轮采用橡胶轮抓地效果良好,过约束的4个脚轮,分布在底盘四角,当遇凹凸路面或缓坡时,至少有1-2个辅助轮着地,确保其行驶能力和工作的稳定性,此外,由于驱动轮对称分布在底盘左右两侧,而辅助轮分布于四角,使得机器人的重心置中,避免重心偏移带来的侧翻、前后倾斜等状况的发生。
实施例5:
在底盘部分配有铰接式翼板减震缓冲装置,通过铰接的方式,将翼板一端固定于底盘下部,另一端通过弹簧接触的方式固定在底盘下部,并将驱动电机座垂直固定于翼板上,进而使驱动轮与底盘间可通过弹簧的簧载质量达到减震的目的,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同时,当遇坡路或凹凸路面时,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可以有较好的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万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万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巡逻机器人
- 下一篇:集线器链路读取返回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