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1307.4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4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琢;陈文先;熊德新;杨志培;陈荣先;朱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翔领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610212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式 梯田 护坡 结构 | ||
1.一种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框格竖梁(2)、混凝土压顶(1)、混凝土护脚(3)、植物绿化区(4)、排水沟(5)及封边梁(9),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2)沿坡面纵向均匀设置在护坡(8)坡面上且嵌于护坡(8)坡面内,所述混凝土压顶(1)沿坡面横向设置在护坡(8)坡面顶端且与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2)的上端相连,所述混凝土护脚(3)沿坡面横向设置在护坡(8)坡面的底端且与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2)的下端相连,所述植物绿化区(4)设置在相邻两道混凝土框格竖梁(2)与所述混凝土压顶(1)和所述混凝土护脚(3)构成的框格内,所述排水沟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护脚(3)与梯田田面的交界处,所述封边梁(9)与混凝土框格竖梁平行设置在护坡坡面的两侧,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压顶(1)和所述混凝土护脚(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2)内预埋有连接筋(6),连接筋(6)贯穿混凝土框格竖梁(2)上下两端且分别嵌入所述混凝土压顶(1)和所述混凝土护脚(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6)的直径为5.5cm-7.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2)横截面是边长为10cm-15cm的正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2)的横向间隔距离为1m-1.5m,并均匀铺设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护脚(3)上等距离设置有多条第一伸缩缝(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压顶(1)上等距离设置有多条第二伸缩缝(7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第一伸缩缝(71)之间以及相邻的两第二伸缩缝(72)之间的距离均为8m-12m,且缝宽均为1cm,同时所述第一伸缩缝(71)和第二伸缩缝(72)内均锲有木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13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系统及外围装置数据读取方法
- 下一篇:可携式电脑主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