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1307.4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4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琢;陈文先;熊德新;杨志培;陈荣先;朱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翔领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610212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式 梯田 护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梯田护坡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大 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实施坡改梯工程是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梯坎工程的实施在改善 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地矛盾、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现有技术 中,梯田梯坎主要采取土质护坡梯坎、石质护坡梯坎、植物护坡梯坎、棱块护坡梯坎,但是 土质护坡梯坎的坡比往往大于1:0.75,占地面积大、易水土流失;石质护坡梯坎存在砌体材料 地方局限性问题且梯坎砌筑质量易受施工质量影响,对施工队的要求较高;植物护坡梯坎受 梯坎根植土层厚度影响大,而梯田根植土用于田面都尚显不足;棱块护坡梯坎稳定性最差, 施工相对复杂,造价也高于土质梯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取材方便快捷,施工简 单方便,占地面积小且稳定性好的一体式框格式护坡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框格式梯田护坡结构,包括混凝土框格竖梁、混凝土压顶、混凝土护脚、植物绿化 区、排水沟及封边梁,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沿坡面纵向均匀设置在护坡坡面上且嵌于护坡坡 面内,所述混凝土压顶沿坡面横向设置在护坡坡面顶端且与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的上端相 连,所述混凝土护脚沿坡面横向设置在护坡坡面的底端且与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的下端相 连,所述植物绿化区设置在相邻两道混凝土框格竖梁与所述混凝土压顶和所述混凝土护脚构 成的框格内,所述排水沟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护脚与梯田田面的交界处,所述封边梁与混凝土 框格竖梁平行设置在护坡坡面的两侧,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压顶和所述混凝土护 脚相连。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内预埋有连接筋,连接筋贯穿框格梁上下两端且分别嵌入 所述混凝土压顶和所述混凝土护脚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筋的直径为5.5cm-7.5cm。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横截面是边长为10cm-15cm的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框格竖梁的横向间隔距离为1m-1.5m,并均匀铺设固定。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护脚上等距离设置有多条第一伸缩缝。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压顶上等距离设置有多条第二伸缩缝。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两第一伸缩缝之间以及相邻的两第二伸缩缝之间的距离均为 8m-12m,且缝宽均为1cm,同时所述第一伸缩缝和第二伸缩缝内均锲有木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土框格竖梁沿坡面纵向均匀设置在护坡坡面上且嵌于护坡坡面内, 混凝土压顶沿坡面横向设置在护坡坡面顶端且与混凝土框格竖梁的上端相连,混凝土护脚沿 坡面横向设置在护坡坡面的底端且与混凝土框格竖梁的下端相连,且利用连接筋贯穿框格梁 的上下两端并分别嵌入混凝土压顶和混凝土护脚内,使得整个框格式护坡连成一个整体,具 有比土质护坡梯坎、石质护坡梯坎、植物护坡梯坎、棱块护坡梯坎更高的稳定性、耐久性及 抗拉特性,适用于地震高发地区。
(2)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道混凝土框格竖梁与所述混凝土压顶和所述混凝土护脚构成的框格 内设置有植物绿化区,将框格与植物绿化区连接成了一个整体,能有效地消除和减少重力侵 蚀引发的田埂崩塌现象,并能克服春季冻融膨胀和雨季干湿膨胀对土壤原有结构稳定性的破 坏,同时丰富了梯田护坡坡面的景观生态结构。
(3)本实用新型的框格竖梁、护脚、压顶均为混凝土,混凝土材料为砂、钢筋、水泥,这些 材料具有取用范围广,易得的特点,结合各种现有成熟工艺的优势,能大幅节省工程造价, 且施工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护坡坡比为1:0.1-1:0.3,相比于土质护坡梯坎、石质护坡梯坎、植物护坡 梯坎、棱块护坡梯坎,减少了占地面积,增加了梯田耕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梯田护坡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梯田护坡结构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梯田护坡结构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金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1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系统及外围装置数据读取方法
- 下一篇:可携式电脑主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