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9884.8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仲;涂腾飞;陈国锋;张思明;潘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生产维修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夹撑装 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汽车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 具,汽车的出现,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大大提高 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与此同时,四门升降玻璃开口部间隙存在偏大 偏小的问题,而四门升降玻璃开口部间隙不良会造成一系列重大品质 影响,比如,玻璃升降异响,漏水和刮水饰条段差等问题。
目前,人们采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人工加装简易的夹/撑块来保 证四门开口部的间隙大小,但是,在自动线就不能通过以上人工方式 来保证,必须要设计全新的自动夹撑装置来保证四门开口部的间隙大 小,否则按量产阶段500台/天的产量计算,四门共有2000个需要线外 返修,增加返修时间2000分钟(平均1分钟/台),需要专人对应返修, 不仅返修时间长,而且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外加人为因素,开口部间 隙波动大,直接影响生产稼动率和完成车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撑装置,以实现汽车升降玻璃开 口部间隙自动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撑装置,包括驱动设 备、夹撑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驱动设备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上,所 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夹撑部件做伸缩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撑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固定部件做升 降运动的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 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二定位 板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缸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 定位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定位板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与 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转轴连接,且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 之间设有滑块组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定位板与所述固定部件之间设有切换机 构;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压紧臂、第一插拔组件和第二插拔组件;
所述压紧臂的一端通过第一插板组件与所述第二定位板连接,所 述压紧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插拔组件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设备为第二驱动缸,所述夹撑部件位于 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前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件的上方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呈L型, 所述挡块的纵向段设于所述固定部件的顶部,所述挡块的横向段设于 所述夹撑部件的前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块的纵向段的表面设有长条形通孔,所述 挡块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夹撑部件之间设有垫片,所述连接板、垫片和夹撑 部件通过紧固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紧臂的上方设有用于检测车型的检测单 元;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检测片,所述检测片位于所述光 电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插拔组件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撑部件是夹撑板,所述夹撑板的下端呈倒 梯形,且夹撑板的下端的角部为倒角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是气缸。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夹撑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驱动设备、夹撑板和固定板,通过驱动设备对夹撑板进 行驱动,从而带动夹撑板做伸缩运动,将夹撑板置于车窗钣金外侧向 内夹持,或者将夹撑板置于车窗钣金内侧向外撑开,从而实现升降玻 璃开口部间隙的自动调整,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2、设置用于驱动驱动设备做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 括第一气缸和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 三定位板,通过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带动第二定位板沿着第 一定位板纵向滑行,从而将夹撑板置于车窗钣金的内侧或外侧,操作 方便。
3、将第二定位板与固定板通过切换机构连接,切换机构包括压 紧臂、第一插拔组件和第二插拔组件,压紧臂的一端通过第一插板组 件与第二定位板连接,压紧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插拔组件与固定部件 连接,通过第一插拔组件和第二插拔组件实现驱动设备、夹撑部件和 固定部件的位置切换,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98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