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抓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5134.1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2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于今;杨昌林;贺光明;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热谷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B25J15/08;B65G47/91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抓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抓手,主要用于搬运物品。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力劳动被机械替代,极大地降低了 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旋转抓手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装置之一,诸如 物品的转运、码垛等均需要用到旋转抓手。目前各企业研发设计的旋转抓手各 式各样,有的过于简单,精度低、使用不方便;有的过于复杂,成本高、操作 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旋转 抓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抓手,包括旋转装置和固定在旋转 装置输出端的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下端安装有左右并排的两个水平转轴,在每 一所述转轴上固定有抓手,左右两边的抓手相对布置;在所述支架上还固定有 与转轴一一对应的第一气缸,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 杆远离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套在转轴上,在所述旋转装置的作用下,所述 支架水平转动,在两个第一气缸的作用下,两个抓手张合。
上述结构在旋转装置的下端通过支架安装转轴和抓手,转轴和抓手可以在 第一气缸的作用下转动,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旋转抓手,具 有精度高、操作容易、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竖向的连接轴和两根水平相 对布置的齿条,所述连接轴位于两根齿条之间,在所述连接轴上固套有齿轮, 所述齿轮与两根齿条均啮合,在每一所述齿条上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在驱动 装置的驱动下,两根齿条反向移动,所述齿轮和连接轴转动。这样通过两根齿 条与齿轮的啮合来将驱动装置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连接轴的旋转运动,使连接轴 的旋转精度更高,并且结构更加简单,生产容易、生产成本低。两根齿条相对 布置,使齿条和齿轮的运动更加平稳。
每一所述驱动装置均由第二气缸构成,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并排固定 在箱体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齿条端头固定。驱动装置的结构简 单、成本低。
在所述箱体上还安装有与齿条一一对应的圆筒状定位套,所述定位套正对 相应齿条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所述定位套的外壁与箱体螺纹配合。定位套的 设置,便于对齿条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且定位套与箱体螺纹连接,便于调 节定位套的位置,适用于旋转不同的角度。
在所述定位套的中心孔内螺纹连接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缓冲头伸出定 位套的内端,并且缓冲器的缓冲头正对相应齿条的端头。缓冲器的设置,便于 对齿条进行缓冲,有利于延长齿条的使用寿命。
所述箱体呈六面封闭的矩形箱状,所述连接轴安装在箱体内,连接轴的下 端伸出箱体的下端面,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并排固定在箱体竖向的侧板外,所述 定位套螺纹连接在箱体竖向的侧板上,并且两个第二气缸和两个定位套一一相 对布置。箱体的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封闭式的箱体,防尘防护效果好,进一 步有利于使用寿命的延长。
每一所述齿条各自通过导向块安装在箱体内,所述导向块固定在箱体内, 在导向块上开有导槽,所述齿条与对应的导向块滑动配合。齿条的安装结构简 单。
所述支架呈矩形框状,在所述支架上方的正中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 与连接轴的下端固定相连。
每一所述抓手均包括长条形的安装板、并排固定在安装板上端的两根连接 臂和并排固定在安装板下端的至少两个手指,所述连接臂的上端与转轴固定, 所述手指呈“L”形的杆状,手指的短臂段与安装板固定,左右两边抓手的手指 相向布置。抓手的结构简单。
在所述支架的下端还固定有与抓手一一对应的两个长条形顶块,每一所述 顶块均通过两根竖向的连接杆与支架相连,当左右两边的抓手合拢时,所述顶 块位于对应抓手手指长臂段的正上方。设置顶块,当抓取袋状物时,可以通过 顶块与相应抓手的配合对袋状物进行夹紧,避免袋状物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旋转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旋转装置1、箱体11、缓冲器12、定位套13、第二气缸14、 齿条15、齿轮16、连接轴17、导向块18、抓手2、连接臂21、安装板22、手 指23、支架3、第一气缸4、转轴5、连接板6、连杆7和顶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热谷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热谷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5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压机夹爪机构
- 下一篇:一种欠驱动柔性仿生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