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结器运动特性的检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0727.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2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韩鲁佳;张安琪;陈龙健;张绍英;李海涛;董浩;周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A01D5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结 运动 特性 检测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结器运动特性的检测平台,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打结器是打捆机上的关键部件,由于打结器的各机构之间的运动关系非常复 杂,很多打捆机企业都要依赖进口打结器,由此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 展。为了突破打结器的制造工艺,已对打结器进行了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打 结器的尺寸解析和加工制造等方面。为了验证打结器的尺寸解析及加工制造的准 确性,需对其进行打结试验。而现有的检测方式是将检测装置安装在打捆机上进 行检测,但由于打捆机结构紧凑,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十分困难,因此无法获取打 结器精确的运动特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便、控制精度高且检测 结果可靠的打结器运动特性的检测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打结器运动特性的检 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支架,在所述支架上 转动连接一用于安装待测打结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一驱动装置;在所 述底板上滑动连接一用于获取所述待测打结器运动图像的图像采集装置;还包括 至少两个检测所述待测打结器角位移参数的编码器。
所述编码器通过连接螺母与所述待测打结器的脱绳杆回转轴连接,另一所述 编码器通过另一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待测打结器的蜗杆轴连接。
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编码器 电连接。
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底部设置一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的支撑架。
所述驱动装置采用伺服电机。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用高速摄影机。
在所述底板的底部紧固连接多个滑动轮。
所述连接螺母包括紧固连接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开设有内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装置结 构简单、控制精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可以同时对多个打结器进行运动特性 分析。2、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由于通过私服电机驱动,因此可以精确的实现打结器 齿盘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及扭矩的调节。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打结器的脱 绳杆回转轴和蜗杆轴上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有编码器,因此有效避免了对打结器零 件的破坏,并实现了对所测部件角位移的精确测量。4、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底板上 滑动设置一高速摄影机,因此可以对打结器各部件动作变化图像进行捕捉,进而 获取打结器各部件的动作时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螺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螺母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底板1,在底板1上设置一支架2,在支架 2上转动连接一转轴3,转轴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4连接一驱动装置5。在转轴3 上套置有多个打结器6,每一打结器6的脱绳杆回转轴通过连接螺母7紧固连接一 编码器,每一打结器6的蜗杆轴通过连接螺母7紧固连接一编码器,编码器用于 对打结器6的角位移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在底板1上滑动设置一图像采集装置9, 用于获取打结器6的运动图像,从而分析打结器6的运动时序。
上述实施例中,在底板1上还设置一控制系统10,控制系统10与驱动装置5 电连接,用于实现驱动装置5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及扭矩的控制。控制 系统10还与编码器电连接,用于对编码器的数据进行读取采集。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连接螺母7包括紧固连接的大端71和小 端72,大端71开设有一用于与蜗杆轴或脱绳杆回转轴连接的内螺纹孔711,小端 72与编码器紧固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可采用伺服电机。
上述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9可采用高速摄影机。
上述实施例中,在驱动装置5的底部可设置一与底板1滑动连接的支撑架11, 支撑架11用于支撑驱动装置5并使其可相对于底板1移动,避免装配时产生干涉。
上述实施例中,在底板1的底部可紧固连接多个便于底板1移动的滑动轮12。
上述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9布置在与打结器相对并垂直于转轴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0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安全门检测设备
- 下一篇:水平定向钻机拉压力静态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