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电路板智能对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4273.4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峰;侯海洋;陈龙;张之祥;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刘正君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路板 智能 对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强片贴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减小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的柔性电路板智能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印制电路板制造向多层化、积层化、功能化和集成化方向迅速发展。近年来,4G技术、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及显示器的需求对柔性电路板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柔性电路板的装贴领域中,国外的一些采用冲压模具的方式,将冲压完成的补强片吸附,然后贴装到柔性电路板上,对线路板固定夹具定位模式,效率有所提高,但根据不同补强板制作冲压模具造成成本上的浪费,并且还采用复杂的人工来排列线路板和更换补强片冲压模具,造成大批量模具利用率极低,且更换冲压模具的时效性和劳动力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受冲压模具的速度影响,该类型的设备贴装速度较慢;国内一些设备柔性电路板没有加热装置,使得次品较多;甚至有些厂商采用人工贴合方式,用电烙铁加热,这种方式效率慢,且对人工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采用冲压模具方式存在模具利用率低、更换冲压模具增加劳动力和时间的问题,以及采用人工贴合方式,存在效率低,对人工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需模具、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减小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的柔性电路板智能对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电路板智能对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上架体和基座,基座上表面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依次排列设置有补强片及柔性电路板夹取平台、相机校正平台和贴装加热平台,相机校正平台设置有校正相机,在上架体上设置有机械手,移动块安装在机械手上,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和水平旋转机构,X轴移动机构设置在上架体上,Z轴移动机构与X轴移动机构沿X轴滑动配合,水平旋转机构与Z轴移动机构沿Z轴滑动配合,Y轴移动机构安装在水平旋转机构上,移动块安装在Y轴移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四轴机械手配合校正相机,能将补强片和柔性电路板进行快速、精准的贴装在贴装加热模具上。相比采用人工来排列线路板、更换补强片冲压模具、人工贴合补强片,减小了劳动力,提高了效率。四轴机械手能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移动,并能进行旋转,这样机械手能灵活移动,抓取和移动补强片及柔性电路板。校正相机能对补强片位置进行校正,极大提高柔性电路板和补强片的贴装精度和准确性,使得产品的贴装质量得到保障。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导轨、X轴滑块和驱动X轴滑块移动的X轴电机,X轴滑块滑动连接在X轴导轨上,X轴导轨固定安装在上架体上,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Z轴连接座、Z轴气缸和Z轴滑块,所述Z轴连接座包括相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垂直设置并与X轴滑块相固定,气缸垂直安装在第一连接面上,在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滑槽,Z轴滑块设置在滑槽内,Z轴滑动块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底座和旋转头,旋转底座与Z轴滑块固定,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Y轴底座、若干Y轴气缸,Y轴底座与旋转头固定,Y轴气缸安装在Y轴底座上,Y轴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块连接。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水平旋转机构逐个连接成一体。本方案只有X轴移动机构固定在上架体,其他机构逐个连接,最后与X轴移动机构连接,这种结构安装占用空间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Z轴连接座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连接有三角形的加强板,在第二连接面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Z轴导轨,所述Z轴滑块为工字形,Z轴滑块上部横板压在Z轴导轨上,Z轴滑块中部竖板插入在滑槽内,下部横板与旋转底座连接。Z轴连接座呈L形,增加加强板加强其强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Y轴底座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导向套,在移动块上表面设置有与导向套位置对应的导向柱,导向柱插入在导向套内。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移动块移动不会偏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块的下表面有吸盘,且在移动块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条线光源。吸盘用于吸住加强片或柔性电路板。条线光源用于对加强片或柔性电路板进行照明,使得校正相机能拍摄清晰照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相机校正平台上开有长形孔,所述校正相机在相机校正平台下方并正对长形孔。校正相机通过长形孔采集移动块上加强板的图像。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贴装加热平台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粘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4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