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器减重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5162.5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邢祎琳;孙康;张立国;唐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J15/14 | 分类号: | F16J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减重密封结 构。
背景技术
减重是航空领域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由于密封材料是飞机非金属材料中 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所以在保证密封可靠性及长寿命的同时,应尽量减低材 料密度,减轻结构重量。
现有技术中,飞机整体油箱和机体防腐蚀密封多采用聚硫密封剂,该类密 封剂具有优良的耐燃油和较好的耐湿热性能,密度约为1.5g/cm3左右,最高 间断使用温度可以达到130℃,可满足二代战机以及同期波音系列、图系列、 伊尔系列客机、运输机的密封需求。或者使用改性聚硫密封剂,该材料在保留 了普通聚硫密封剂优势的同时,耐综合老化性能和工艺性能都明显提高,是聚 硫密封剂的升级换代产品。日前美国己经形成了功能完备的改性聚硫密封剂系 列产品,现役机型已大量使用,在研机型已完全使用改性聚硫密封剂产品。
上述密封材料的使用对飞机结构重量的影响仍然较高,为此,需要提供一 种更优质的密封材料及相应的密封结构,使其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有效提高 了飞机的载重、航程和燃油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飞行器减重密封结构,对贴紧 连接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进行密封,所述装置包括粘结底涂、填角密封剂以 及贴合面密封剂,其中填角密封剂的一面贴紧设置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中贴 合面较小的一个构件的贴合面及贴合面的周边处,贴合面密封剂贴紧设置在填 角密封剂的另一面,粘结底涂设置在贴合面密封剂与另一构件之间,所述贴合 面较小的构件是指当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贴合后,贴合面所在的平面完全被另 一个构件的贴合面所覆盖的构件。
优选的是,还包括防腐底漆,刷涂在贴合面较大的构件的贴合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腐底漆厚度为25-35цm。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粘结底涂用量为70g/m2-80g/m2。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填角密封剂为双组份改性聚硫密封剂。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填角密封剂为HM113A密封剂与HM113B密封剂中 的一种,所述HM113A密封剂或HM113B密封剂内的基膏与硫化膏的重量配比为 10:1。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双组份改性聚硫密封剂中添加有机中空微 球。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有机中空微球为聚丙烯酸中空微球。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聚丙烯酸中空微球的粒径为0.3~30μ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减重效果显著,相比普通改性聚硫密封剂可减轻全机密封剂重量 10%~20%;
密封可靠性高,采用低密度改性聚硫密封剂可以适当增加密封厚度,提高 密封可靠性;
工艺性好,操作便捷;
经济性好,相比普通改性聚硫密封剂,单架飞机可减少密封剂的使用量 10%~20%,可减轻飞机制造的材料成本。同时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有效提高 了飞机的载重、航程和燃油经济性,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飞行器减重密封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角盒,2为防腐底漆,3为粘结底涂,4为填角密封剂,5为贴 合面密封剂,6为油箱下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 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 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 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5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