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39623.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辜勇彬;陈黎明;吴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0 | 分类号: | B61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车底 温度场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温度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铁运行过程中,车辆走行部的驱动部件(电机、齿轮箱、轴承、联轴节等)是车辆很重要的运行部件,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而驱动部件的磨损、质量缺陷等原因会致使车辆驱动系统工作状况的恶化,如果列车持续运行而不能及时发现、处理,这种危险的温升会产生电机异常温升、燃轴、切轴、颠覆等恶性事故。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测试方法对驱动部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车载接触测量式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措施,但因受空气介质、周围环境、车型以及行驶中车体晃动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高检测误报率,而且需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护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线实时准确获取车底温度场信息的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
一种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用于采集车底驱动部件的温度场信息,包括光源、车轮传感器、红外热成像仪、可见光相机、数据处理模块及用户终端,所述车轮传感器设置于轨道上以感应来车信号,车轮传感器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磁钢组及第二磁钢组,所述第一磁钢组及第二磁钢组均装设于轨道上,第一磁钢组与第二磁钢组之间形成一采集区,所述红外热成像仪设置于所述采集区内,所述红外热成像仪采集驱动部件的温度场信息,所述可见光相机采集驱动部件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析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到的数据,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服务器及显示器,所述服务器存储记录经数据处理模块分析后的数据结果,显示器实时显示分析后的数据,所述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还包括一警报装置,分析结果为异常时,系统将启动警报装置以提示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钢组位于第二磁钢组的前侧,所述第一磁钢组包括分别设于轨道两内侧面上的第一磁钢及第二磁钢,第一磁钢及第二磁钢左右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磁钢组包括分别设于轨道两内侧面上的第三磁钢及第四磁钢,第三磁钢及第四磁钢左右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红外热成像仪左右并排设置,两红外热成像仪分别采集对应区域的列车车底的温度场。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以太网与红外热成像仪连接,所述用户终端电性连接于数据处理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列车车底温度检测系统通过采用车轮传感器检测来车信号,同时采用高速、高分辨率的红外热成像仪,实现在线实时准确获取车底温度场信息,无需对列车的电机驱动和任何有关的系统进行改造,检测方便,且检测数据便于提取,系统易于维护,此外,该列车车底温度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足够的抗干扰能力,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车轮传感器未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中的车轮传感器及红外热成像仪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用于采集车底驱动部件的温度场信息,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车轮50、轴箱70及电机箱60。所述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包括光源(图未示)、车轮传感器、红外热成像仪20、可见光相机(图未示)、数据处理模块30及用户终端40,所述车轮传感器设置于轨道上,车轮传感器用于检测来车信号,所述可见光相机用于采集驱动部件的位置信息,所述红外热成像仪20用于采集驱动部件的温度场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通过以太网接收红外热成像仪20采集到的温度场信息,所述用户终端40连接于数据处理模块30。
所述用户终端40包括服务器41及显示器42,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将红外热成像仪20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形成过程记录到服务器41上,同时显示器42上将实时显示数据记录。所述列车车底温度场检测系统还包括一警报装置,对于分析结果有异常时,所述警报系统启动以声光报警的方式提示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39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超市购物车
- 下一篇:自带插销的矿用翻斗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