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52497.8 | 申请日: | 201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卢晓东;顾培培;蒋平;李严;程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航行 组合 导航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合导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 统。
背景技术
水下导航定位是海洋开发活动和海洋高技术发展的基本前提,海洋开发需要 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海洋环境数据,需要进行海底勘探、水下测量及水下工程 等,现代海战也逐渐发展成为涉及太空、天空、陆地、海面、水下及海底多层空 间的立体战争,所有这些都需要有海面与水下导航定位的支撑。
导航技术是水下潜器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之一。导航系统必须提供远距离及长 时间的高度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精确导航技术是水下潜器有效作业和安全回 收的关键,但是受水下环境的复杂性、潜器自身体积、重量、能源以及隐蔽性等 因素的影响,实现高精度的水下潜器导航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电磁波在 水中衰减大,不能够远程传播,因而陆地上一些成熟的导航方法在水下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水下航行 器组合导航系统,克服了陆地导航技术应用在水下的缺陷,满足水下航行器高精 度、高隐蔽性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统,包括捷联惯性导航装置、长基线定位装置、 测深测潜仪以及信息融合模块,所述长基线定位系统包括一个接收器以及设置在 水下不同位置的多个应答器阵列,所述捷联惯性导航装置测量航行器的位置、速 度、航向姿态信号并传送给信息融合模块,所述接收器根据各应答器阵列的位置 信息测量出航行器的位置信息,并传送给信息融合模块,所述测深测潜仪测量航 行器的高度信息并传送给信息融合模块,所述信息融合模块将捷联惯性导航装 置、长基线定位装置和测深测潜仪测量的信息进行融合,输出航行器导航信息, 并用输出的导航信息校正捷联惯性导航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一个应答器阵列包括3个应答器,这3 个应答器构成等边三角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3个应答器构成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且边长其中,h为水下航行器与该应答器阵列中心的深度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捷联惯性导航装置包括三轴加速度计、 三轴陀螺仪、信号调理电路和微处理器,所述三轴陀螺仪采集航行器的角度信息 并传送给微处理器,所述三轴加速度计采集航行器的加速度信息,并经信号调理 电路处理后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加速度和角度信息,得到航 行器的位置、速度、航向姿态信息,并传送给信息融合模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信号调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滤波电 路、放大电路和AD转换器,从而对三轴加速度计输出的信息依次进行滤波、放 大和AD转化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系统初始对准以及长时间航行后发射 子系统之前重新进行初始对准的技术问题,结合捷联惯性导航、长基线定位可以 给出精确的航向角、经纬度信息的优势,对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进行改进,提高 了组合导航系统的隐蔽性以及长时间导航精度。本实用新型根据长基线定位信息 对捷联惯性导航的时间积累误差进行校正,且由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在垂直方向 的可观测度低,垂直方向高度信息输出不稳定,所以利用测深测潜仪提供航行器 垂直方向的高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捷联惯性导航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包括捷联惯性导航装置、长基线定 位装置、测深测潜仪以及信息融合模块,所述长基线定位系统包括一个接收器以 及设置在水下不同位置的多个应答器阵列,所述捷联惯性导航装置测量航行器的 位置、速度、航向姿态信号并传送给信息融合模块,所述接收器根据各应答器阵 列的位置信息测量出航行器的位置信息,并传送给信息融合模块,所述测深测潜 仪测量航行器的高度信息并传送给信息融合模块,所述信息融合模块将捷联惯性 导航装置、长基线定位装置和测深测潜仪测量的信息进行融合,输出航行器导航 信息,并用输出的导航信息校正捷联惯性导航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52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