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促裂解二燃室垃圾热裂解热能转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64380.1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安桂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6;F23G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9109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裂解 二燃室 垃圾 热能 转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促裂解二燃室垃圾热裂解热 能转化炉。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每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成 倍增加。垃圾处理的传统方式是建设垃圾填埋场,将垃圾进行填埋。这种方 式存在诸多弊端,第一个就是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填埋场,土地是不可再生 的资源,土地资源已经相当紧张;第二,大量有机物和电池等物质进入填埋 场以后,其产生的有毒渗滤液将给土壤和地下水带来严重污染,从环保的角 度来考虑,必须要建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防渗透、收集处理系统,这将提高 技术难度,同时也增加投资,填埋操作复杂,管理也很困难,此外,填埋场 的甲烷、硫化氢等废气也必须处理好,以确保防爆和环保要求;其三,大量 垃圾堆放在填埋场里,其中所蕴涵的物质和能量无法得到利用,按照循环经 济的观点,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填埋有如此弊端,目前在发达国家这 种简单处理方式已很少采用。
现有的燃烧炉在热裂解垃圾时,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较大的烟气污染, 给后续处理带来困难;而且热裂解炉的热转换效率低,余热浪费多,造成较 大污染与浪费。现有的垃圾热裂解炉存在较大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高效促裂解二燃室垃圾热裂解 热能转化炉,优化鼓风供氧管路,促进垃圾充分燃烧,减少尾气排放,并充 分利用热裂解炉的余热,增热裂解炉的热燃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促裂解二燃室垃 圾热裂解热能转化炉,它包括炉体(1),其内部设置有主燃室(101),上 方设置有投料口以及炉盖板;所述炉体内腔四周为空心夹层结构,且夹层分 为上下相隔断的两层,上方设置为用于炉内水蒸气冷却的冷凝腔(2),下 方为与主燃室(101)连通的二燃室(3);在冷凝腔(2)的外侧设置有连 通冷凝腔(2)底部的气液分离系统(6);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余 热发电系统(4),所述炉体(1)侧面和底部连接有鼓风系统(5),炉体 (1)的右侧设置有烟气排放口(104);
所述余热发电系统(4)包括设置在炉体(1)的底部的第一余热回收油 罐(401)以及设置在炉体(1)侧部的第二余热回收油罐(402);且第一 余热回收油罐(401)与第二余热回收油罐(402)通过油管(403)连接到 发电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腔(2)包括与炉体(1)内壁形成进气入口的侧板 (201),冷凝腔(2)内部通过烟气隔板(202)设置有若干S形烟气管道, 且冷凝腔(2)下方与外侧分布的气液分离系统(6)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腔(2)的烟气隔板(202)横向设置,且冷凝腔(2) 的两侧设置有隔热腔(203),冷凝腔(2)的下方设置有向外倾斜的斜板(204)。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系统(6)包括连接到冷凝腔(2)底部的溢流 管(601),各溢流管(601)连通到炉体(1)外侧设置的上层输送管(603) 上,且上层输送管(603)左侧通过存水弯(607)连接到排水管(9);上 层输送管(603)右侧连通着气水分离装置(604)的上端,气水分离装置(604) 底端连接着排水管(609),气水分离装置(604)的上端另一侧通过抽烟管 (606)连通着鼓风系统(5)的第二风机(511)。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输送管(603)左侧的存水弯(607)通过竖直高度 低于上层输送管(603)的排水中间管(608)连接到排水管(9),且排水 管(9)的竖直高度低于排水中间管(608)的高度;所述气水分离装置(604) 的上端与抽烟管(606)之间连接有弯头形的转接管(605)。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601)端部朝外设置有上层观察口(602),且 溢流管(601)通过下方设置的连接管与上层输送管(603)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系统(5)包括第一风机(501),与第一风机(501) 相连的第一主风管(502),且第一主风管(502)通过炉体(1)两侧设置 的侧面送风管(503)接入到炉体(1)的侧面底部;第二风机(511)的进 风口与炉体(1)下方设置的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底层送风管(514)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安桂,未经刘安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64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垃圾焚烧炉的自动进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垃圾热裂解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