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9489.0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王乐;许贵军;李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组件 汇流 结构 | ||
1.一种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接线盒(1),所述接线盒(1)设置在组件(2)背面的中部,并且所述接线盒(1) 在与组件(2)接触的面上开有四个接线孔,其中位于接线盒(1)中部的两个接线孔为 水平向接线孔(11),分别位于接线盒最外侧的两个接线孔为竖直向接线孔(12),并且 四个接线孔在组件(2)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组件(2)的非电池区域;
两组汇流条组,所述汇流条组设置在组件(2)侧部的非电池区域,并且两组汇流 条组对称设置,每组汇流条组包括相互隔开的上汇流条(21)和下汇流条(22),下汇 流条(22)的一端部沿着垂直于组件(2)平面的竖直方向弯折成下汇流条接线端部, 并且下汇流条接线端部向接线盒(1)方向延伸至穿过接线盒(1)的竖直向接线孔(12) 后与接线盒内部接线元件(3)相接;上汇流条(21)的一端部先在组件(2)平面内直 角弯折,再沿着垂直于组件(2)平面的竖直方向弯折成上汇流条接线端部,并且上汇 流条接线端部向接线盒(1)方向延伸至穿过接线盒(1)的水平向接线孔(11)后与接 线盒内部接线元件(3)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 盒(1)内设置有正极接线电缆(4)、负极接线电缆(5)以及四个与相应的接线孔对应 设置的接线盒内部接线元件(3),正极接线电缆(4)和负极接线电缆(5)分别通过接 线盒内部接线元件(3)与汇流条组中相应的汇流条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接线盒(1) 内还设置有旁路二极管电路(6),所述旁路二极管电路(6)串联在正极接线电缆(4) 和负极接线电缆(5)之间。
4.一种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接线盒(1),所述接线盒(1)设置在组件(2)背面的中部,并且所述接线盒(1) 在与组件(2)接触的面上开有四个接线孔,其中位于接线盒(1)中部的两个接线孔为 水平向接线孔(11),分别位于接线盒最外侧的两个接线孔为竖直向接线孔(12),并且 四个接线孔在组件(2)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组件(2)的非电池区域;
两组汇流条组,所述汇流条组设置在组件(2)侧部的非电池区域,并且两组汇流 条组对称设置,每组汇流条组包括相互隔开的上汇流条(21)和下汇流条(22),下汇 流条(22)的一端部沿着垂直于组件(2)平面的竖直方向弯折成下汇流条接线端部, 并且下汇流条接线端部向接线盒(1)方向延伸至穿过接线盒(1)的竖直向接线孔(12) 后与接线盒内部元件(3)相接;上汇流条(21)的一端部焊接一引出线,并且引出线 与上汇流条(21)在组件(2)平面内呈垂直状,所述引出线再沿着垂直于组件(2)平 面的竖直方向弯折成上汇流条接线端部,并且上汇流条接线端部向接线盒(1)方向延 伸至穿过接线盒(1)的水平向接线孔(11)后与接线盒内部元件(3)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 盒(1)内设置有正极接线电缆(4)、负极接线电缆(5)以及四个与相应的接线孔对应 设置的接线盒内部接线元件(3),正极接线电缆(4)和负极接线电缆(5)分别通过接 线盒内部接线元件(3)与汇流条组中相应的汇流条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接线盒(1) 内还设置有旁路二极管电路(6),所述旁路二极管电路(6)串联在正极接线电缆(4) 和负极接线电缆(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94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自然采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