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89489.0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王乐;许贵军;李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组件 汇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的连接处,为了避免其与电池区域发生接触, 需要在于电池区域接触的地方垫上隔离垫,这种连接方式会造成引出线附近破片以及 EPE脱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线盒与组件汇 流条接线结构,其汇流条引出后与电池片区域不会重叠,不使用隔离材料,做到了取消 隔离EPE方块的效果,有效解决引出线附近破片以及EPE脱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盒与组件汇流 条接线结构,它包括:
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置在组件背面的中部,并且所述接线盒在与组件接触的面上 开有四个接线孔,其中位于接线盒中部的两个接线孔为水平向接线孔,分别位于接线盒 最外侧的两个接线孔为竖直向接线孔,并且四个接线孔在组件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组件的 非电池区域;
两组汇流条组,所述汇流条组设置在组件侧部的非电池区域,并且两组汇流条组对 称设置,每组汇流条组包括相互隔开的上汇流条和下汇流条,下汇流条的一端部沿着垂 直于组件平面的竖直方向弯折成下汇流条接线端部,并且下汇流条接线端部向接线盒方 向延伸至穿过接线盒的竖直向接线孔后与接线盒内部接线元件相接;上汇流条的一端部 先在组件平面内直角弯折,再沿着垂直于组件平面的竖直方向弯折成上汇流条接线端 部,并且上汇流条接线端部向接线盒方向延伸至穿过接线盒的水平向接线孔后与接线盒 内部接线元件相接。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内设置有正极接线电缆、负极接线电缆以及四个与相应的接线 孔对应设置的接线盒内部接线元件,正极接线电缆和负极接线电缆分别通过接线盒内部 接线元件与汇流条组中相应的汇流条电性连接。
进一步,接线盒内还设置有旁路二极管电路,所述旁路二极管电路串联在正极接线 电缆和负极接线电缆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盒与组件汇流
条接线结构,它包括:
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置在组件背面的中部,并且所述接线盒在与组件接触的面上 开有四个接线孔,其中位于接线盒中部的两个接线孔为水平向接线孔,分别位于接线盒 最外侧的两个接线孔为竖直向接线孔,并且四个接线孔在组件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组件的 非电池区域;
两组汇流条组,所述汇流条组设置在组件侧部的非电池区域,并且两组汇流条组对 称设置,每组汇流条组包括相互隔开的上汇流条和下汇流条,下汇流条的一端部沿着垂 直于组件平面的竖直方向弯折成下汇流条接线端部,并且下汇流条接线端部向接线盒方 向延伸至穿过接线盒的竖直向接线孔后与接线盒内部元件相接;上汇流条的一端部焊接 一引出线,并且引出线与上汇流条在组件平面内呈垂直状,所述引出线再沿着垂直于组 件平面的竖直方向弯折成上汇流条接线端部,并且上汇流条接线端部向接线盒方向延伸 至穿过接线盒的水平向接线孔后与接线盒内部元件相接。
进一步,所述接线盒内设置有正极接线电缆、负极接线电缆以及四个与相应的接线 孔对应设置的接线盒内部接线元件,正极接线电缆和负极接线电缆分别通过接线盒内部 接线元件与汇流条组中相应的汇流条电性连接。
进一步,接线盒内还设置有旁路二极管电路,所述旁路二极管电路串联在正极接线 电缆和负极接线电缆之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下汇流条不用直角弯折或者再焊接一次引出线进行转接, 下汇流条直接竖直方向引出,避免汇流条与电池片或者其他汇流条等元器件搭接,取消 了隔离材料;上汇流条在引出线处使用直角弯折或者焊接引出线方法进行转接,转接后 引出线在电池片与汇流条中间空白区域竖直向上引出,避免引出线与电池片或者其他汇 流条等元器件搭接,取消了隔离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引出后与电池片区域不会重 叠,不使用隔离材料,做到了取消隔离EPE方块的效果,有效解决引出线附近破片以及 EPE脱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的使用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与组件汇流条接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89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自然采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