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1851.8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宪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恒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26;F23C10/18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刘文英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循环流行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已有上千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或正在制造之中。
随着流化床锅炉的普及应用,加之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很大缺口,循环流化床的热水锅炉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目前运行的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水冷壁密相区磨损严重、分离器分离效果不好、氮氧化物排放高、尾部空预器腐蚀严重等情况,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且氮氧化物排放低的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侧壁和顶壁均由内侧壁和外侧壁构成,所述内侧壁为膜式水冷壁,所述外侧壁为保温层,锅炉本体侧部的出灰口连接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顶部的烟气出口处连接有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上连接有空气预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有将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燃料颗粒返入锅炉本体的返料装置,所述旋风分离器顶部在烟气出口处设有下伸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下端面与出灰口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由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水平段、第二竖直段和斜段组成的返料管与锅炉本体下部的返料口连通,所述第一竖直段与出料口连接,所述斜段的底端与锅炉本体下部设置的返料口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水平段连接处设有返料装置;所述空气预热器内设有一次风预热管和二次风预热管,一次风预热管的进口与一次风机的出口连通,一次风预热管的出口与锅炉本体的底部连通,二次风预热管的进口与二次风机的出口连通,二次风预热管的出口与锅炉本体的燃烧室连通,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的进口均与大气连通。
所述返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竖直段和水平段连接处下方的布风板和固接在布风板下方的返料风室和松动风室,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水平段连接处设有下伸的挡板,所述挡板与布风板间设有过风间隙,所述挡板将返灰通道分隔为下灰区和返灰区,所述松动风室与下灰区对应设置,所述返料风室与返灰区对应设置,所述布风板对应返料风室和松动风室分别安装有多个小直径不漏灰加厚型钟罩式风帽,所述返料风室和松动风室分别连接有风机,所述返料风室和松动风室底部分别设有放灰口,放灰口上连接有放灰管和控制放灰管开关的放灰阀;所述布风板上对应下灰区设有放灰管。
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上部呈圆筒状、下部呈倒锥状,所述旋风分离器在倒锥段上设有冷却水套,冷却水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膜式水冷壁的下部敷设有浇注料层,所述浇注料层内分布有钢纤维,所述膜式水冷壁的上部敷设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为超音速电弧喷涂形成的镍铬层,耐磨涂层与浇注料层相接合,所述耐磨涂层与浇注料层在接合处为相交叠的结构,在交叠处耐磨涂层与水冷壁直接接触,浇注料层的上端为平滑过渡,膜式水冷壁的内侧设有一环形凹陷带,所述浇注料层的上端位于环形凹陷带内。
所述环形凹陷带包括上部弯折段、下部弯折段和中部连接段,在膜式水冷壁的纵截面上上部弯折段、下部弯折段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2-20°。
所述一次风机的进口还通过引烟装置与空气预热器后方的排烟管道连通。
所述引烟装置包括连通空气预热器后方的排烟管道与一次风机的进口的引烟管,所述引烟管上串接有抽烟风机。
所述引烟管上还串接有流量计,引烟管上连通有与抽烟风机并联设置的电磁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中旋风分离器和返料装置的设置可使大颗粒灰经过返料装置后,被再次送入锅炉本体内进行再次的燃烧,燃烧完后又回到高温旋风分离器中进行分离,被分离出来的大颗粒灰仍然被送至锅炉本体,依此重复循环,提高整个锅炉的燃烧效率。通过在空气预热器内设置一次风预热管和二次风预热管,可通过一次风机向锅炉本体的底部即燃料的下方供风,并可通过二次风机向锅炉本体的燃烧室内即燃料的上方供风,可方便的拉大一、二次风布置间距和方便的控制一次风的进风量,使得欠氧富燃料燃烧和延长欠氧富燃料燃烧状态成为现实,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减少了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恒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恒涛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1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式返料舌板
- 下一篇:粉体燃烧器下置式的立式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