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民化公交车座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2388.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9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朗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1 | 分类号: | B60N2/01;B60N2/02;B60N2/24;B60N2/30;B60N3/08;B60R7/0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民 公交车 座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民化公交车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交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给乘客工作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公交车的座椅设计存在着不足:首先,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或节假日时期,由于公交车座椅占了公交车内很大一部分空间,公交车内就会显得十分拥挤;接着,原本的公交车排列方式将两个座位与车身固定连接,坐在里面座位的乘客进出很不方便;其次,公交的座位只能坐一个大人,抱着小孩很不方便;再者,原本的公交车座椅不能挂放物件;然后,有些公交车座位离垃圾桶很远,某些乘客不愿跑过去扔垃圾,而是直接将垃圾扔到了地上,对公交车环境保护不利;最后,公交车司机不能确定每个站点是否有乘客要下车,如果每个站点都停会浪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如果直接开走会耽误了原本要下车的乘客,且乘客如果要下车需要大声告知司机或者早早地站到公交车下车门口,给乘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专利号为CN10199270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折叠座椅,包括座椅,座椅上安装有椅背,座椅的两端分别设有扶手,座椅与椅背是轴连接在一起的。该专利的折叠座椅没有充分节省公交车内的空间,空间利用率不高,且没有解决小孩需要大人抱着、不能挂放物件、垃圾难扔和乘客下车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座椅位置设置合理、可折叠、可供大人小孩一起乘坐、可以挂放物件且便于扔垃圾的便民化公交车座椅结构,该座椅还装有便于乘客告知公交车司机要下车的下车提醒部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民化公交车座椅结构,包括椅背、椅座,以及与所述椅背固定的基板;每个所述基板上设有多个由椅背和椅座构成的座椅;多个基板分置在公交车厢体中前方、中后方及左侧方、右侧方、后侧方,依次构成中前座椅单元、中后座椅单元、左侧座椅单元、右侧座椅单元、后侧座椅单元;所述中前座椅单元、所述中后座椅单元分别与公交车底盘表面固定;所述左侧座椅单元与公交车左侧车身固定;所述右侧座椅单元与公交车右侧车身固定;所述后侧座椅单元与公交车后侧车身固定;所述中前座椅单元与所述中后座椅单元之间留有供乘客通过的间隙;所述椅背与所述椅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椅座内部设有可向所述椅座侧方向抽出的内板;所述内板左右两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为凹形槽结构;所述椅座内部具有可容纳所述内板的体腔;所述体腔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滑块呈与所述凹形槽形状配合的凸形;所述滑块与所述椅座一体成型;所述椅座前侧底部开有缺口;所述缺口使所述内板与所述缺口连接侧裸露在外;所述内板与所述缺口连接侧设有拉环;所述拉环包括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的端部和与手接触以用力向外拉或向内推的柄部。
本实用新型将公交车座椅设置成可折叠的座椅,在乘车高峰期可将座椅折叠起来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容纳乘客,使乘客不用太拥挤;并在座椅的椅座内部开设了可向前抽出的内板,当乘客是一大人携带一小孩时,可将内板抽出给小孩坐,使大人乘客不再幸苦;还改进了座椅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使得乘客进出公交车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椅座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若干扭簧连接;所述扭簧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连轴部和与所述椅座后侧连接的连座部;所述椅背底部开有允许所述转轴横向穿过的体腔,以及用以连接扭簧的若干开口;所述体腔与所述开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椅座左侧设有挂钩;所述椅座右侧设有挂钩;所述椅座两侧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为开口式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椅座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为连接螺钉。
进一步,所述椅背上方设有下车按钮;所述下车按钮与公交车司机旁的控制台上的下车灯和复位按钮连接。
进一步,所述椅背与所述椅座接触面设有用于存放垃圾袋的方便袋。
进一步,所述缺口位于所述椅座前侧底部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拉环呈半圆环状;所所述拉环呈垂直于所述内板的杆状;所述拉环呈半椭圆环状。
进一步,所述座椅之间设有扶杆。
进一步,所述中前座椅单元和所述中后座椅单元与公交车左右两侧车身平行设置;所述中前座椅单元和所述中后座椅单元位于所述基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座椅。
进一步,所述中前座椅单元和所述中后座椅单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中前座椅单元距离公交车左右两侧车身的距离相等;所述中后座椅单元距离公交车左右两侧车身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朗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朗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2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贵有色金属板坯夹钳
- 下一篇:汽车铸件生产过程中的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