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仓油罐车加油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8365.9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4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涛;秦星星;屈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78 | 分类号: | B67D7/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441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罐车 加油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仓油罐车加油管路系 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野外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所需机器各种油品, 大部分采用加油车移动加油,方便、及时。目前油罐车加油管路系统,主要 由油泵、粗滤器、细滤器、税控加油机、卷盘加油枪,各种球阀、输油管等 构成。该系统在向其它受油设备加油时加油方法为:油液经过粗滤器、油泵、 细滤器,通过税控加油机、卷盘加油枪精确记价加油。上述加油方法操作繁 琐,在向其它受油设备加油时,燃油会存留在油罐车管路中,会造成油液的 混合,影响油液质量。油品混合会造成受油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后果非常严 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仓油罐车加油管路系 统,解决了现有结构操作繁琐,在向其它受油设备加油时,燃油会存留在油 罐车管路中,会造成油液的混合,影响油液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双仓油罐车 加油管路系统,包括: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与所述第一仓体顺次连接的第一 仓管道单元以及第一加油单元,与所述第二仓体顺次连接的第二仓管道单元 以及第二加油单元;所述第一仓管道单元包括与第一仓体连接的管路A1,所 述管路A1的输出端经由一分流件分别连接有管路B1和管路C1,所述管路B1和 管路C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双联油泵器件,所述管路B1经由一支线管路D1与所 述第一加油单元相连接,所述管路C1经由一支线管路E1亦与所述第一加油单 元相连接,以供所述第一加油单元通过支线管路D1和支线管路E1输出的油体 对待加油设备进行油体输出;所述第二仓管道单元包括与第二仓体连接的管 路A2,所述管路A2的输出端经由一分流件分别连接有管路B2和管路C2,所述 管路B2和管路C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双联油泵器件,所述管路B2经由一支线管 路D2与所述第二加油单元相连接,所述管路C2经由一支线管路E2亦与所述第 二加油单元相连接,以供所述第二加油单元通过支线管路D2和支线管路E2输 出的油体对待加油设备进行油体输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油单元和第二加油单元均包括经由耐油软管连接的 税控加油机以及加油枪卷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管路A1经由一管底海底阀相连接;所述第 二仓体与所述管路A2经由一管底海底阀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流件为三通球阀,所述双联油泵器件为双联齿轮油泵, 所述双联齿轮油泵的动力输入端经由一传动轴与取力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路B1、管路C1、管路B2以及管路C2上分别设置有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管路B1、管路C1、管路B2以及管路C2上分别设置有真空表, 所述真空表分别设于支线管路D1、支线管路E1、支线管路D2、支线管路E2和 双联油泵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线管路D1、支线管路E1、支线管路D2、支线管路E2上还 设置有两通球阀以及与两通球阀连接的阳端接头。
优选地,所述税控加油机还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仓管道单元或者第二仓 管道单元连接的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上设有球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仓油罐车加油管路系统,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的 分仓设置实现了两种不同油品同时加油,对第一仓管道单元和第二仓管道单 元的结构进行独立设置,避免了油液的混合,通过支线管路D1、支线管路E1、 支线管路D2、支线管路E2和双联油泵器件的配合,使得整个系统能独立精确 计量加油,并可实现整个燃油输送管道控制,最主要是油液不会混合,保证 油品无污染,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仓油罐车加油管路系统的实际应用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仓油罐车加油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奥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8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