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手及其吸嘴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0753.0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2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全友;冯彩霞;朱嘉启;高芹;于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汪永生;彭丽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手及其吸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机械手装置只有一个气泵,其用于间隔开地给送纸和收纸的吸 嘴供气,但送纸部分需要6至10个吸嘴同时伸出,且必须有一定的伸长量,才 能保证顺利进行分纸;吸住纸后又有足够的负压,确保送纸运动过程不出现掉纸, 稳定性好。
然而,在调试过程,申请人发现现有的机械手只能满足3至4个吸嘴同时工 作,而且伸长量较小,虽然从专门做吸嘴的厂家采购了部分吸嘴,仍然无法满足 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机械手及其吸嘴,以在实 现至少6个吸嘴同时工作的情况下,使吸嘴的伸长量和负压均满足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嘴,包括: 壳体,包括腔体;活塞体,活动地安装在壳体的腔体中,活塞体的一端伸出壳体 的外侧,且活塞体将腔体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体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有杆 腔与无杆腔的连接通道,有杆腔的侧壁上形成有气口;弹性元件,设置在有杆腔 内,且弹性元件套在活塞体的外侧;吸嘴部,与活塞体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壳体包括缸体和堵头,腔体形成在缸体的内部,且堵头密封地安装 在缸体的远离吸嘴部的一端。
优选地,壳体还包括挡圈,挡圈设置在堵头的远离活塞体的一侧。
优选地,吸嘴还包括接头,安装在气口处。
优选地,活塞体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的朝向吸嘴部一侧 的端面连接,活塞杆内形成有轴向通孔,吸嘴部安装在轴向通孔的远离活塞的一 端。
优选地,轴向通孔的远离活塞的一端具有与吸嘴部的安装螺杆配合的内螺 纹。
优选地,活塞与活塞杆一体成型,轴向通孔向活塞的方向延伸并贯穿活塞。
优选地,连接通道形成在活塞的突出于活塞杆以外的环状部分上。
优选地,连接通道是由环状部分的边缘向活塞内部凹陷的通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械手,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吸嘴。
本实用新型将有杆腔与无杆腔变成了串联的方式,因此,在吸气量不变的情 况下,增加了有杆腔与无杆腔的压力差,可实现了至少6个吸嘴的同时伸出,且 伸出部分不会由于有杆腔与无杆腔的压力差较小而不稳定,具有结构简单、成本 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有杆腔;2、无杆腔;3、连接通道;4、弹性元件;5、 吸嘴部;6、缸体;7、堵头;8、挡圈;9、接头;10、活塞;11、活塞杆;12、 轴向通孔;13、环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 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嘴,包括:壳体,包括腔体;活塞体, 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腔体中,所述活塞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的外侧,且所 述活塞体将所述腔体分隔为有杆腔1和无杆腔2,所述活塞体上形成有用于连通 所述有杆腔1与所述无杆腔2的连接通道3,所述有杆腔1的侧壁上形成有气口; 弹性元件4,设置在所述有杆腔1内,且所述弹性元件4套在所述活塞体的外侧; 吸嘴部5,与所述活塞体的所述一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吸嘴还包括接头9,安 装在所述气口处。通过接头9可以与气泵连接。
工作时,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到气泵,且与有杆腔1接通,有杆腔1通过连接 通道3与无杆腔2串联连通,无杆腔2通过活塞体、吸嘴部5与大气接通。当气 泵吸气时,有杆腔1产生负压,同时无杆腔2也产生一定负压,但与大气相通, 产生的负压小,在无杆腔2与有杆腔1的负压差的作用下,使活塞体压着弹性元 件4(例如弹簧)向下伸出,从而完成吸纸。当吸住纸后,无杆腔2和有杆腔1 的负压相同,活塞体在弹性元件4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回到初始位置,实现分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有杆腔与无杆腔变成了串联的方 式,因此,在吸气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有杆腔与无杆腔的压力差,可实现了 至少6个吸嘴的同时伸出,且伸出部分不会由于有杆腔与无杆腔的压力差较小而 不稳定,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0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