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间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1616.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8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磊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间差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轴间差速器,在汽车上使用时,如果汽车行驶在泥泞路段,会出现 前轮或后轮打滑的情况,此时另一轴上的两轮会不转动,车辆将无法行驶,现 有的轴间差速器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轴间差速器, 使用效果好。
一种轴间差速器,包括框架、传动轴、主动齿轮、齿圈、行星齿轮、转轴、 连接件、两个输出轴、两个侧齿轮、挡板组、限位单元;
传动轴的第一端置于框架内;
主动齿轮置于框架内,主动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上;
齿圈置于框架内并与框架转动连接,齿圈置于主动齿轮的一侧,齿圈与主 动齿轮啮合;
行星齿轮安装在转轴上;
转轴通过连接件与齿圈连接,转轴与连接件转动连接;
转轴的周向表面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长度方向沿转轴的径向设置;
两个输出轴的轴线共线且均与转轴的轴线垂直,两个输出轴的第一端均置 于框架内,两个输出轴与框架转动连接;
两个侧齿轮均置于框架内,两个侧齿轮分别安装在两个输出轴上,两个侧 齿轮置于行星齿轮的两侧,两个侧齿轮均与行星齿轮啮合;
挡板组置于框架内,挡板组包括两个挡板,两个挡板关于转轴对称设置, 两个挡板的第一端分别与两个输出轴连接,挡板的第二端向容纳槽方向延伸;
限位单元包括滑杆、弹簧,滑杆的第一端置于容纳槽内,滑杆的第一端通 过弹簧与容纳槽的底壁连接;
滑杆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当滑杆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滑 杆与挡板不接触;当滑杆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滑杆与挡板相抵靠。
容纳槽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尺寸自转轴的轴线向容纳槽开 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滑杆的第一端设有凸缘,凸缘置于容纳槽内,凸缘的截面尺寸大于容纳槽 开口的尺寸。
滑杆的周向表面设有收容槽,收容槽靠近滑杆的第二端设置;沿转轴的转 动方向,收容槽的开口朝向上游侧设置。
收容槽的截面为梯形,收容槽的截面尺寸自靠转轴轴线向远离转轴轴线方 向逐渐增大。
收容槽内铺设有缓冲层。
行星齿轮的齿面上设有多个微米级的凹槽。
容纳槽、限位单元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容纳槽关于转轴的轴线均匀分布, 多个限位单元与多个容纳槽一一对应设置;
挡板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挡板组沿行星齿轮公转的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车辆正常行驶时,传动轴通过主动齿轮带动齿圈转动,齿 圈通过连接件、转轴、行星齿轮、侧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行星齿轮公转;当 车辆陷入泥泞中时,车辆打滑,一侧车轮转动过快,另一侧车轮基本不转时, 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也会自转,转轴也会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杆克 服弹簧的弹力、与容纳槽之间的摩擦力等向外移动,当滑杆与挡板相抵靠时, 滑杆通过挡板带动相应的输出轴转动,这样就能够让两侧的车轮都转动,让车 轮从泥泞中出来,两侧车轮速度差逐渐减小时,行星齿轮转速降低,在弹簧的 作用下,滑杆回缩,车辆能够正常的转弯,正常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滑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 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2、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轴间差速器,包括框架1、传动轴2、主动齿轮3、 齿圈4、行星齿轮5、转轴6、连接件7、两个输出轴8、两个侧齿轮9、多个挡 板组、多个限位单元。
传动轴2的第一端置于框架1内。
主动齿轮3置于框架1内,主动齿轮3安装在传动轴2上。
齿圈4置于框架1内并与框架1转动连接,齿圈4置于主动齿轮3的一侧, 齿圈4与主动齿轮3啮合。
行星齿轮5安装在转轴6上。
转轴6通过连接件7与齿圈4连接,转轴6与连接件7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磊,未经鲁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1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