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吸收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01188.4 | 申请日: | 2015-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浩二;后藤阳一;田内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04 | 分类号: | B60R21/04;B29C51/1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白银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吸收 | ||
1.一种冲击吸收件,其布置在机动车的车体构件与位于该车体构件的表面侧的内装材料或外装材料之间,该冲击吸收件的特征在于包括:
基部,其固定于所述车体构件侧;
突起部,其具有多个,形成为从所述基部突出且具有顶面的中空锥台状;
肋,其从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突出且从所述顶面延伸至所述基部,呈直线状;以及
小突部,其形成有至少一个,从所述顶面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小突部在所述顶面设置在所述肋的延长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吸收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小突部设置在所述顶面的大致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冲击吸收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小突部设置在所述顶面的大致中心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吸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形成为中空角锥台状,所述顶面具有多边形形状,至少一个所述小突部设置在连结所述多边形形状的顶点和中心的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成形为中空六角锥台状,所述顶面具有六边形形状,至少一个所述小突部设置在连结所述六边形形状的顶点和中心的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冲击吸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件在位于所述小突部的顶面具有用于排气的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11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