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复制型转导粒子和基于转导粒子的报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5870.3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D.A.雷;M.雷付斯;X.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7/01;C12N15/7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华东;黄希贵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制 转导 粒子 基于 报道 系统 | ||
提供了用于将报道核酸分子包装至用作报道分子的非复制型转导粒子中的方法和系统。所述非复制型转导粒子可以从病毒构建并且使用病毒转导和复制系统。所述报道核酸分子包括报道基因,诸如报道分子或可选择标记物,其用于检测靶基因或细胞。提供了使用非复制型转导粒子作为报道分子用于检测细胞和靶核酸分子的方法和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4年8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041,539和于2015年8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202,653的权益,所述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序列表
本申请含有序列表,所述序列表已经以ASCII格式电子提交,并且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所述ASCII副本,于2015年8月24日生成,命名为29681PCT_CRF_SequenceListing.txt并且大小为37,642字节。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包装非复制型转导报道分子并将其递送至细胞中以检测细胞中靶基因的方法和组合物。
相关领域描述
转导粒子指的是能够递送非病毒核酸至细胞中的病毒。基于病毒的报道系统已经被用于检测细胞的存在并且依赖于病毒的溶原期以允许报道分子从细胞表达。这些基于病毒的报道系统使用能够复制的转导粒子,其表达报道分子并导致靶细胞发出可检测的信号。
但是,病毒的裂解周期已经显示对基于病毒的报道分子测定是有害的。Carrière,C., 等人,
但是,存在与抑制但不消除基于噬菌体的报道分子测定中的噬菌体的复制功能的相关的缺点。首先,控制噬菌体的复制功能施加了限制的测定条件。例如,当使用噬菌体在30℃的非允许温度下感染细胞时,由Carrière等人使用的报道噬菌体phAE40的裂解循环受到抑制。该温度要求对报道分子测定施加了限制条件,因为靶细菌的最优温度为37℃。这些限制条件妨碍了最优的测定表现。
此外,病毒的复制功能难以控制。病毒的复制应当在使用转导粒子作为报道系统期间受到抑制。例如,由Carrière等人报道的报道噬菌体 phAE40的裂解活性被减小但是没有被消除,其导致测定中萤光素酶信号的下降。Carrière等人强调了对于产生的报道分子信号的下降的可能原因,诸如完整噬菌体表达的基因和测定的温度限制,其均源于没有消除噬菌体报道物的裂解周期的事实。
报道分子测定法依赖于可以期望偶尔展示出裂解活性的噬菌体的天然溶原周期。另外,依赖于噬菌体溶原周期的测定可容易受来自已经用相似噬菌体溶原化的靶细胞的重复感染免疫,以及靶向进入的病毒核酸的天然存在的宿主限制系统的影响,因此限制了这些报道噬菌体的宿主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5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