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0066.4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5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56 | 分类号: | F01L1/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正时 控制 装置 | ||
在内燃机再起动后,限于锁定机构(4)的限制解除,进行连通控制机构(5)进行的连通孔(40)的切断,从而在该内燃机再起动后,基于向所有滞后角室(Re1~Re4)或提前角室(Ad1~Ad4)供给的液压,能够对所有叶轮(21~24)赋予适当的控制液压,能够确保叶轮转子(20)的良好的控制响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内燃机的进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时期根据运转状态来控制的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阀正时控制装置,例如公知以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
即,在该阀正时控制装置中,在内燃机停止时使锁定销卡合,并使叶轮转子相对于壳体(正时链轮)的相对旋转相位锁定为规定的关系,从而谋求提高起动性。
进一步地,通过在所述叶轮转子的内部设置经由设于连通销的外周部的环状槽而能够将延迟侧连通路与提前侧连通路连通起来的连通控制机构,例如在叶轮转子的相对旋转相位在最滞后角状态熄火的情况等时,通过使叶轮的周向两侧的液压室彼此(延迟侧液压室与提前侧液压室)连通,使从凸轮轴传递的交变扭矩导致的叶轮转子的偏差增大,而能够使该叶轮转子更快地向所述规定的相对旋转相位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54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另外,在所述以往的阀正时控制装置中,锁定销以及连通销的解除都通过基于作用在各销的前端侧的液压,抵抗弹簧的施力,而压退各销来进行。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利用连通控制机构切断液压室彼此的连通前,解除锁定销的锁定,不能获得对叶轮转子的足够的控制液压,可能会使再起动后的控制响应性降低。
本发明鉴于所述以往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内燃机再起动后的良好控制响应性的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具有:叶轮转子,其具有多个叶轮,所述叶轮经由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的转子固定于凸轮轴,并在所述转子的外周侧沿径向突出设置,利用该各叶轮,在与所述各蹄块之间,将所述各动作室分隔为滞后角动作室、提前角动作室;锁定机构,其设于所述叶轮转子与所述壳体之间,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限制所述叶轮转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相对旋转;连通控制机构,其在所述各叶轮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将所述滞后角动作室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连通起来的连通孔,能够切换该连通孔的连通状态;在所述连通控制机构中,比所述锁定机构的限制解除相对早地对所述连通孔进行连通限制。
发明的效果
利用本发明,通过构成为能够比锁定机构的限制解除早地进行连通孔的连通限制,在内燃机再起动后的阀正时控制时,能够赋予适当的控制液压,其结果是,能够确保良好的控制响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纵剖视图,以及表示其液压回路的要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C-C线剖视图。
图6表示叶轮转子的最滞后角状态,(a)是与图3相当的图,(b)是与图5相当的图。
图7表示叶轮转子的锁定状态,(a)是与图3相当的图,(b)是与图5相当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0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