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节热舒适状态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1412.0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V.巴德;C.维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李萌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节 舒适 状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交通工具(3)的至少一个用户的热舒适状态(KZ)的方法,其中在初始时刻(t0)通过至少一个用于检测至少一个状态参数的设备(4)检测用户的至少一个实际状态参数,并且根据至少一个实际状态参数确定用户的初始舒适状态,其中目标舒适状态被确定,其中根据目标舒适状态确定至少一个目标状态参数,其中至少一个交通工具侧的、用于改变状态参数的设备这样被控制,使得当目标舒适状态与初始舒适状态有所偏差时、则实际状态参数与目标状态参数的偏差被最小化,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状态参数被由用户携带的、用于检测至少一个状态参数的设备(4)检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交通工具(车辆)的至少一个用户的热舒适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由DE19648038A1已知一种用于控制优选交通工具的暖气和/或空调设备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借助传感器确定个体的物理参数并且所述设备与这些参数相对应地被调整并且按照相应的程序规定被控制。在DE19648038A1中所述参数光学地确定。所述参数例如可以是皮肤温度、皮肤湿度、脉搏频率和类似的参数。在DE19648038A1中描述了光学和电学传感器,但是这些传感器在各种情况中都要安置在交通工具中。为此,所述文献推荐,传感器设置在交通工具中的这些位置上,所述位置在交通工具或者相应的装备部件被操作时被抓握。
出版物K.Kaufmann“Neue Territorien der Vernetzung,22.04.2013”(可访问http://www.haruki.de/2013/04/22/neue-territorien-der-vernetzung)描述了所所谓的智能手表。在该出版物中描述了设备能够通过智能手表控制,例如交通工具中的空调设备。但是在该出版物中没有描述这种智能手表的传感器。
出版物“Nissan Nismo:Smartwatch vermisst Auto und Mensch-golem.de“(可访问http://www.golem.de/news/nissan-nismo-smartwatch-vermisst-auto-und-mensch-1309-101546.html)中同样描述了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可以接收和显示驾驶员以及交通工具的功率数据。其中描述了智能手表的传感器。然而在所述出版物中仅描述了驾驶员的医用数据的绘制和示出。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用于调整热舒适状态则未被描述。
DIN EN ISO 7730和DIN EN ISO 14505-2分别描述了一种个人专属的热输入或热排出与热舒适状态、尤其与PMV指数(predicted mean vote index-热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关联。所述关联在此被描述用于整个身体或者预定的身体部分。
因此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调节至少一个交通工具用户的热舒适状态的方法和装置,其能够改善、尤其加速期望的热舒适状态。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和13的特征的技术方案解决。本发明其他有利的技术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在此推荐一种用于调节交通工具的至少一个用户的热舒适状态的方法。当用户处于交通工具内部空间时,其也可以称为交通工具乘客。如以下进一步阐述,热舒适状态例如通过调节向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的热输入或从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的热输出的参数而被调节。热输入或热输出的参数例如可以是输入或输出的空气的温度和/或数量。因此用于调节热舒适状态的方法也称为用于调节向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的热输入或从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的热输出的参数的方法。显然所述方法也被用于调节在交通工具的不同的空调区中的热舒适状态。
如以下同样更详细的描述,热舒适状态通过至少一个设置在车辆中的、用于改变热舒适状态的状态参数的设备调节。这种状态参数以下进一步阐述。这种设备例如是交通工具的空调设备、交通工具的加热设备或者交通工具的通风设备。因此用于调节热舒适状态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用于改变热舒适状态的状态参数的设备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1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前桥悬架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支柱
- 下一篇:一种外径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