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5510.1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装置 | ||
内窥镜(2A)具有:挠性管(3c),其设置于插入部(3);驱动马达(45),其具有驱动轴(45a);插入辅助机构部(30),其通过马达(45)的旋转驱动力而进行动作;以及驱动轴(50),其以贯穿插入的方式配置在挠性管(3c)内,通过马达(45)的旋转驱动力进行旋转而传递旋转驱动力,按照卷绕方向旋转的状态下的第1扭转刚性被设定为比在相反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的第2扭转刚性高,在插入辅助机构部(30)通过旋转驱动力来选择性地进行第1动作和比第1动作更需要力量的第2动作的结构中,插入辅助机构部(30)通过旋转驱动力来进行第2动作,该旋转驱动力是由驱动轴(50)绕轴线按照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传递来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入装置,该插入装置在插入到被检部内的插入部的基端侧具有挠性管。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插入装置的一种,被应用于医疗领域和工业用领域等。内窥镜具有插入到被检部内的细长的插入部。在插入部上设置有具有挠性的挠性管。
关于医疗领域中所使用的内窥镜,通过将插入部插入到体内来进行脏器等的观察。此外,在内窥镜具有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的结构中,使处置器具通过该通道而导入到体内来进行各种处置等。
与此相对,关于工业用领域中所使用的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喷气发动机内、工厂的配管内等来观察、检查伤痕的有无、腐蚀的有无等。
在内窥镜中,有时在构成插入部的挠性管的前端侧设置有弯曲部。在具有弯曲部的内窥镜中,能够通过使该弯曲部向期望的方向弯曲而将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朝向变更为期望的方向。
弯曲部是通过由操作者对例如设置于操作部的上下用旋钮或左右用旋钮进行转动操作来直接牵引或松弛弯曲线而进行弯曲动作的。但是,直接牵引弯曲线的弯曲操作对于手指力量较弱的操作者来说成为负担。
此外,在内窥镜中,有时弯曲部的最大弯曲角度在一个方向和作为与该一个方向相反方向的另一方向上不同。例如,在构成为上方向的最大弯曲角度为210度且下方向的最大弯曲角度为120度的内窥镜中,在使弯曲部弯曲成大于120度时,手指的负担进一步变大。
因此,为了减轻手指的负担,提出了具有电动弯曲机构部的内窥镜,该电动弯曲机构部使用电动机构来牵引弯曲线从而消除对于操作者的手指的负担。
另外,在内窥镜中,作为减轻操作者的负担的电动操作功能部,除了上述的电动弯曲机构部之外还公知插入辅助器具或动力辅助机构部等电动机构部。
插入部辅助机构部具有螺旋形状部,该螺旋形状部转动自如地配置在内窥镜的比弯曲部靠基端侧的插入部的外周面上的预定的位置。插入部辅助机构部的螺旋形状部采用借助于马达的驱动力而绕插入部的轴线按照螺旋的卷绕方向或与螺旋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结构。
并且,当螺旋形状部按照螺旋的卷绕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对插入部施加通过螺纹作用而产生的使其前进的推进力,该螺纹作用是因该螺旋形状部的外表面与体腔壁接触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当插入部辅助机构部的螺旋形状部按照与螺旋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对插入部施加通过螺纹作用而产生的使其后退的推进力。
其结果为,操作者在进行使插入部前进的手动操作或使插入部后退的手动操作时,由于得到使插入部前进的推进力或使插入部后退的推进力而减轻负担。
动力辅助机构部具有:分别卷绕有弯曲线的多个C环、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分别配置有该C环的1个滑轮、以及使滑轮旋转的马达。滑轮借助于马达的驱动力而始终被旋转,采用在进行弯曲操作时使滑轮的旋转力经由C环而传递给弯曲线的结构。
滑轮的旋转力经由C环而传递给弯曲线,因而与直接牵引弯曲线的情况相比,牵引操作力量被降低而能够实现顺利的弯曲操作从而减轻操作者的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5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