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集成的温度传感器的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7184.8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D·埃克特;H·雷西贝格尔;S·巴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3/04;F24H9/20;G01K1/16;H05B3/2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集成 温度传感器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10),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10)具有热交换器壳体(12)、在热输入面处吸热的热交换器芯(14)、和支撑用于控制加热装置(10)的电子构件(16,18)的印刷电路板(20),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20)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2)的外侧(22)上,其中,温度传感器(24)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20)的面向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2)的所述外侧(22)的一侧(26)上,其中,连接部(28)被提供,所述连接部(28)以导热的方式将所述温度传感器(24)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2)的所述外侧(22),并且,所述热交换器芯(14)的所述热输入面以导热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2),由此形成对所述连接部(28)的连续的较短的热桥,所述热桥延伸穿过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2)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具有集成的温度传感器的电加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靠、有效且快速地检测加热装置的过热。
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电加热装置被说明,所述加热装置具有热交换器壳体、在热输入面处吸热的热交换器芯、以及支撑用于控制加热装置的电子构件的印刷电路板,其中,印刷电路板布置在热交换器壳体的外侧上,其中,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印刷电路板的面向热交换器壳体的外侧的一侧上,其中,连接部被提供,所述连接部以导热的方式将温度传感器连接至热交换器壳体的外侧,并且,热交换器芯的热输入面以导热方式连接至热交换器壳体,由此形成从热输入面向连接部的连续的短热桥,所述热桥延伸穿过热交换器壳体的内部。在加热装置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进入或传输到热交换器芯中的、热交换器芯的表面区域可以被称为热交换器芯的热输入面。热输入面可以例如是热交换器芯的限定出燃烧腔的表面,其中,在所述燃烧腔中生成热的燃烧废气。热输入面还例如可以是热交换器芯的支撑电膜加热元件的表面。如果所形成的热桥在热输入面与连接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上为至少接近直接最短连接,那么所形成的热桥还可以称之为较短的。如果热桥没有包含任何间隙(例如被加热的冷却剂所流过的间隙),那么热桥可以被视作是连续的。由于在将温度传感器导热连接至热交换器壳体的外侧的所述连接部的附近存在热交换器芯的热输入面向热交换器壳体的导热连接,因此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装置的最热区域之间、即温度传感器与热交换器芯的热输入面之间提供了较短的直接的热桥。由于提供了短的连续的热桥,由此能够快速且可靠地在温度传感器处检测出热输入面处的温度变化。特别地,热交换器芯的区域中的温度的升高、例如是不期待的不允许的过热由于温度传感器的区域中的温度的对应的升高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记录。此外,由于温度传感器布置在热交换器壳体外,因此热交换器的构造可以保持为简单的。所述连接部可以提供温度传感器对热交换器壳体的外侧的物理附接。所述连接部例如可包括或包含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材料、例如填充的硅胶。所述连接部可以例如借助于一分配方法引入热交换器壳体的外侧与温度传感器之间期待的区域内。导热材料、在此例如可分配的膏可以从分配器分配并施加至热交换器壳体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期待的连接点。术语“附近”尤其指较小的空间距离,其中,所述距离通常在垂直于温度传感器与热交换器壳体的外侧之间的最短连接线的平面内观察。加热装置例如可以是燃料运行的或电运行的加热装置。热交换器芯的热输入面例如可以是热交换器芯的在空间上离热交换器壳体的所述外侧最远的表面。热输入面和热交换器壳体的所述外侧能够在彼此相反的两侧上限界热交换器。热输入面由此可以位于由热交换器芯和热交换器壳体所形成的热交换器的外侧上,所述外侧与热交换器的下述外侧相反:温度传感器在空间上布置在热交换器的该外侧的附近。电膜加热元件可以是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点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点的电加热膜,所述第一电连接点连接至或能够连接至电压源的正端子,并且所述第二电连接点连接至电压源的接地端子。电绝缘膜可以布置在电加热膜与热交换器芯之间,所述绝缘膜使热交换器芯至少部分地相对于电加热膜电绝缘,其中,电绝缘膜可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点中断并电连接至电加热膜,从而以导电的方式将电加热膜连接至电压源的接地端子。由此,在热交换器芯可导电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点能够借助热交换器芯以简单的方式连接至电压源的接地端子,而无需提供可能在制造中带来损坏和/或制造昂贵的电连接结构。在电加热膜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第一电连接点的情况下(例如在电加热膜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导体轨迹时电加热膜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第一电连接点),这些第一电连接点可以借助热交换器芯一并连接至电压源的接地端子,从而减少要形成的电连接结构的数量。在这种连接方式中,可以预期的是,由于电绝缘膜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点处中断,因此热交换器芯与电加热膜之间的导电连接是在电加热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基于所选取的制造方法和/或电加热装置的组成部件的所选取的尺寸而“自动地”建立的,而没有必要实施额外的组装步骤。加热装置可以设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加热介质或体积。被加热的体积例如是车辆的乘客区域。被加热的介质例如可以是热交换流体,例如气体(比如空气)或液体(比如水,或水/酒精混合物、例如水/乙二醇混合物)。电加热膜与电绝缘膜一起可以被视作电膜加热元件。热交换器芯可以在一方面与被加热的介质或被加热的体积接触并在另一方面与膜加热元件接触。膜加热元件中的各导体轨迹的热输出可以是较低的,以使得相对较大数量的互相独立的导体轨迹的可以一起设置在电加热装置的相对较大的膜加热元件中从而建立期待的热输出。运行膜加热元件的各导体轨迹所必要的电连接结构可以至少在一些情况下单独地布置在膜加热元件的相应的导体轨迹上。具有膜加热元件的电加热装置例如用在高效的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辆中以避免为了加热车辆内部而直接燃烧化石燃料。对此,易于制造的较小的加热装置被尤为期待。所述电压源可以选择性地提供AC电压或DC电压。电压源还可以在低电压或高电压范围内提供运行加热装置所需的电压。由电压源提供的电压还可以转换成用于运行电加热装置的优选的电压,例如在与电加热装置关联的控制装置中转换。电加热装置可以布置在壳体中,所述壳体继而例如布置在车辆中。壳体可以视作电加热装置的部分并可以提供例如对于被加热的介质任何必要的电绝缘和/或引导通道。电绝缘膜可以设置成直接沉积在热交换器芯的热输入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术语“直接沉积”尤其指将电绝缘膜借助于热喷涂或溅射方法施加至热交换器的热输入面。热喷涂方法例如是等离子喷涂、冷气喷涂、火焰喷涂和/或悬浮火焰喷涂。替代地,还能够使用同样能够实现电绝缘薄膜的直接沉积/施加的其它涂敷方法。如果存在电绝缘膜,那么电加热膜可以设置成直接沉积在电绝缘膜上。如果存在电绝缘膜,那么电加热膜也可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点处直接沉积在热交换器芯的热输入面上。电加热膜还可以作为薄膜直接沉积在电绝缘膜和电绝缘膜的中断部分上,所述电绝缘膜的中断部分设置为第二电连接点。上文已经提及的所述热喷涂或溅射方法在此同样可以被使用以沉积膜。热交换器芯可以设置成导电的或设置成包括导电的接地连接面。特别地,如果热交换器芯是电绝缘的,那么导电的接地连接面可以设置在它的下述表面上:借助于该表面可以实现向电压源的接地端子的电连接并且该表面延伸到热输入面的区域中。接地连接面还可以尤其以喷涂或溅射方法沉积在热交换器芯上。热交换器芯还可以设置成包括金属材料、尤其是铝或铝合金。金属材料尤其可以将热交换器芯的高导热性的优点与电导热性结合。电绝缘膜可以设置成包括陶瓷膜,尤其是氧化铝的陶瓷膜。陶瓷膜以简单的方式直接施加至热交换器芯,其中,它们可以形成与热交换器芯的永久固定的连接,从而确保电加热膜与热交换器芯之间在热输入面的区域中保持良好的热交换。陶瓷膜还可以以充分稳定的方式连接至热交换器芯的表面以补偿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出现的应力。特别地,这种特性是由热交换器芯与绝缘膜之间的至少类似的热膨胀系数造成的。电加热膜设置成包括金属材料、尤其是镍或镍合金。镍或镍合金可以易于形成温度充分稳定的欧姆加热电阻。电加热膜设置成构造在电加热膜的膜平面内并设置成包括至少两个互相独立的电阻加热元件。由此,多个互相独立的形成为膜加热元件的电阻加热元件能够以较少的制造步骤一并直接施加至热交换器芯的热输入面,所述较少的制造步骤没有取决于电阻加热元件的数量。各电阻加热元件可以例如以导体轨迹的形式施加在加热膜中,其中,这些导体轨迹彼此具有距离地布置在加热膜中并且每个导体轨迹具有单独的电连接接触部。为了简化电接触,这些电连接接触部可以设置在一起并共同连接至电压源。电膜加热元件可以被提供以脉冲宽度调制形式的电功率,从而例如调节热输出。电加热装置可以设计成高电压电加热装置。这种高电压电加热装置可以提供以高电源电压或者以高电源电压运行。高电源电压例如是至少100伏。高电源电压可以位于被称为高电压范围的、从100伏开始的电压范围内。电加热装置例如可以设置成用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适于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高电压车辆电系统中运行。对此,电加热装置可以尤其适于操作性地直接连接至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的高电压车辆电系统,即无需在中间连接例如限制高电压车辆电系统提供给电加热装置的最大电源电压的电压转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巴斯托股份公司,未经韦巴斯托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7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覆膜式二次锂电池结构
- 下一篇:电池包换热管排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