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物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三维物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0893.1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金井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393;B29C33/02;B29C33/38;B33Y10/00;B33Y50/00;B22F3/105;B22F3/16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物体 制造 方法 以及 | ||
一种三维物体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堆层制造工艺制造三维物体,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三维物体的模型数据转换成切片数据;基于该转换后的切片数据烧结粉末;以及堆叠多个烧结层以形成三维物体,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部件数据校正步骤,其中,校正所述三维物体的模型数据的相互邻接的部件数据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数据的位置信息,以及将所述邻接的部件数据以预定的重叠量相互叠置,并且在所述部件数据校正步骤中校正后的模型数据被转换成切片数据,并且基于与一个部件对应的切片数据形成烧结层,然后基于与另一个部件对应的切片数据形成烧结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物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三维物体,特别地涉及通过能够赋予所制造的模具的特定区域所需的物理特性的堆层制造工艺来制造模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模具的示例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堆层制造工艺的方法。在堆层制造工艺中,由CAD设计的三维模具形状被分割成等厚度的层形状,三维模具形状于是被转换成多个部分形状数据(以下称为切片数据)。然后基于切片数据用激光照射与部分形状的厚度相对应地堆积的金属粉末。并且通过激光照射烧结的金属粉末的层顺次堆叠以形成三维模具。轮胎硫化模具需要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诸如强度和导热性等的物理特性。因此,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制造方法:其通过改变用于模具的各个区域的照射到金属粉末的激光束的诸如强度、照射时间和扫描速度等的多项激光照射条件来产生烧结层中的密度差异,以制造具有适合于不同区域的物理特性的轮胎硫化模具。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较高密度区域和较低密度区域的三维形状物体的制造方法。为了在通过3D制造工艺制造三维物体的制造中获得三维物体的各个元件所需的诸如强度等的物理特性,三维形状物体被分割成需要彼此不同的物理特性的元件,并且对于各个元件不同地设定照射到粉末的光束的导致扫描速度、扫描节距和聚焦直径的变化的光束照射条件。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表WO2004/0480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表WO2010/0984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根据物体的区域来改变诸如激光的强度、照射时间和扫描速度等的多项激光照射条件。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方法设定根据元件而改变的扫描速度、扫描节距、聚焦直径等的光束照射条件。但是,这些传统制造方法的问题在于,由于其中的烧结层中的密度差异或者较高密度区域与较低密度区域中的部件之间发生间隙,因此不能一体地制造三维物体。此外,它们存在边界部分非常弱而不能提供部件之间的接合所需的足够的强度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模具制造方法,其能够在不引起其中的烧结层中的密度差异或者不在较高密度区域和较低密度区域中的部件之间发生间隙的情况下一体地制造模具。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能够设定模具的不同区域所需的诸如强度和导热性等的物理特性,并且能够确保部件之间的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0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
- 下一篇:一种TCCA水处理双层片生产用压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