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L1CAM(CD171)结合的结合分子,特别是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4942.9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8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P·阿尔特弗格特;S·吕特高;G·莫登豪尔;J·哈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公共权益癌症研究中心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11517 | 代理人: | 顾云峰;孙倩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1cam cd171 结合 分子 特别是 抗体 | ||
本申请涉及与L1结合的结合分子、编码所述结合分子的核酸、其用途以及包含所述结合分子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结合分子能够结合至被单克隆抗体L1‑OV52.24识别的相同的L1表位,和/或所述结合分子与单克隆抗体L1‑OV52.24竞争性地与L1结合,其中L1‑OV52.24的轻链可变部分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或其中轻链由SEQ ID No:3编码,且其中L1‑OV52.24的重链可变部分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或其中重链由SEQ ID No:4编码。
本发明涉及与L1结合的结合分子、编码所述结合分子的核酸、其用途以及包含所述结合分子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结合分子能够结合至被单克隆抗体L1-OV52.24识别的相同的L1表位,和/或所述结合分子与单克隆抗体L1-OV52.24竞争性地与L1结合,其中L1-OV52.24的轻链可变部分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或其中轻链由SEQ ID No:3编码,以及其中L1-OV52.24的重链可变部分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或其中重链由SEQ IDNo:4编码。
单克隆抗体(mAb)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新的重要支柱[1]。在过去二十年中,分子生物学提供了制备用于治疗主要恶性疾病的嵌合、人源化或全人抗体的方法[2]。迄今为止,多种抗体和抗体缀合物已批准作为癌症疗法在欧洲和美国上市销售[3,4]。其包括未经修饰的抗体、抗体药物缀合物、以及放射性核素的缀合物和双特异性抗体[5]。然而,众所周知针对给定癌症抗原的mAb在其靶向癌细胞的能力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在最近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了L1CAM(也称为L1)可能是人类癌症的优异靶分子。L1CAM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过表达,带来癌症预后不良,以及增加细胞的运动、侵袭和转移。来自异种移植[6]和人L1CAM转基因小鼠[7]模型的结果表明,L1CAM mAb L1-9.3(也称为mAb9.3)可能会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癌症治疗工具。这种mAb与L1CAM分子的1.Ig-样结构域结合并且具有良好的ADCC功能[6]。最近的结果表明这种mAb的IgG2a型非常适于激活免疫系统,并募集免疫效应细胞,导致癌细胞的消除[6,7]。因此,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种mAb特别适于ADCC依赖性效应机制,其代表mAb依赖性肿瘤疗法的一种重要手段。
WO 2008/151819[12]公开了与L1的第一Ig结构域内的表位结合的抗-L1抗体9.3。
抗体-药物缀合物方面的最新进展需要具有迅速内化特征的mAb。众所周知,L1CAM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将导致L1CAM内化,随后导致靶分子的再循环或降解[8]。L1CAM分子的内化特征与多种其他细胞表面分子具有共同之处。事实上,已知L1CAM的内化是L1CAM介导的细胞粘附的信号转导和调控所需的[9-11]。
已在多个出版物中报道了抗体诱导的L1CAM内化(大多使用多克隆抗体),但是还没有人使用mAb进行过系统研究。因此,目前尚不知晓,L1CAM分子上不同表位的参与是否将导致不同的内化速率。我们现已生成了一种与FNIII-4-5结合的L1CAM特异性mAb,并将其称为mAb L1-OV52.24(或OV52.24)。我们惊奇地发现这种mAb与此前表征的mAb L1-9.3相比,具有更好的内化速率。我们进一步惊奇地发现,mAb L1-OV52.24分别与抗-L1CAM单克隆抗体5G3和UJ127.11相比,具有更好的内化速率。L1-OV52.24这些独特的性质将使药物向癌细胞的递送得以改善和加速。
尽管本发明抗体L1-OV52.24的一些特征已经部分地有所描述(参见[6]),但是本发明抗体的抗体本身或互补性决定区(CDR)的序列从未公开或向公众开放。
许多治疗活性剂仅在细胞内有效。这样如果此类治疗活性剂不能以非修饰形式进入细胞,就会带来问题。因此,需要例如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这样的结合剂,其可有效内化进入肿瘤细胞,并可因此将与结合剂连接的药剂靶向至肿瘤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公共权益癌症研究中心基金会,未经德国公共权益癌症研究中心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4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