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机动车辆运转的方法以及机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8296.3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0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N·阿克曼;H·巴尔曼;M·特里贝尔;C·毛里绍特;A·托梅;A·弗斯特;S·海恩;T·曼格;S·拉普雷特;S·格雷格;S·P·克鲁格;J·塞勒;H·基希纳;H·马奈;A·施瓦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18 | 分类号: | B60G17/018;B60W10/22;B60G17/016;B60W20/13;B60G17/0185;B60R16/03;B60W20/00;B60G13/14;B60W10/24;B60G17/0195;B60W6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春俏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运转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机动车辆运转的方法,所述机动车辆具有底盘系统,所述底盘系统包括至少四个减振器,其中,通过所述底盘系统执行车身控制和车轮控制,其特征在于,通过能源控制装置控制用于所述底盘系统的能源输入。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机动车辆运转的方法,机动车辆具有包括至少四个减振器的底盘系统,其中,通过底盘系统执行车身控制和车轮控制。
背景技术
公知地,车身控制涉及大体上稳定或平衡车辆车身、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即为车体,使得在例如倾斜立着的表面(如坡面位置)或行车道不平或弯道行驶的情况下减少对车身的作用。例如机动车辆的摆动或俯仰也落入车身控制之中,需要对其进行控制或使之减小。
通过传统的减振器不可实现该功能,其中不仅已知单筒减振器而且已知双筒减振器,但其仅仅构造用于减振器。
还需将车轮控制与车身控制相区分,当减振器具有可调节的阻尼力时考虑车轮控制。可调节的阻尼力例如可通过可调节的阀产生,通过该阀可为减振器中的液压介质改变流动阻力,由此也改变阻尼力。
有多种不同的已知系统,通过其可执行车身控制。例如由US2009/0260935A1得到一种减振器,其具有内齿轮油泵,即不仅可作为马达也可作为发电机工作的设备,其与泵接合。通过该设备不仅可回收能源而且可执行车身控制和车轮控制。车轮控制、车身控制和回收因此由相同的设备实现。还由US2013/0147205A1和US2014/0265168A1得到具有相同工作原理的减振器。
与此相反,由DE 10 2009 022 328A1得到一种减振器,在该减振器中车轮控制借助于压力调节阀进行并且车身控制借助于马达-泵单元进行。在该结构中,车身控制和车轮控制通过独立的单元实现,其相应地可单独优化。与此类似的结构由WO2014/066469A1得到。在此,可调节的阻尼力通过可调节的阀产生,一个阀用于拉力方向且一个阀用于压力方向,车身控制通过马达-泵单元实现。
为了将减振器用于补偿地面不平,已知利用摄像机的传感器数据并基于此补偿在车辆车身和街道水平之间变化的距离,使得地面不平不传递到车辆车身上或至少不完全传递到车辆车身上。
在此,在已知的底盘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其不可简单地挂在机动车辆的能源网上,因为能源消耗且由此所需的能源输入高于其可提供给机动车辆车载电网的。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用于使机动车辆运转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可通过机动车辆的车载电网使底盘系统运转。
为了实现该目的,规定,通过能源控制装置控制用于底盘系统的能源输入。这能够实现能源分配的控制,因而也能够实现底盘系统的受控的运转,其中,控制根据可用或需要的能源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底盘系统可与任意网络连接,特别是与机动车辆的车载电网连接。在此基于如下思想:并非针对持久可用性对底盘系统进行优化,而是针对现存的能源调整运转。在此,当然可协调需求和可供使用的能源,为此设置能源控制装置。
有利地,底盘系统的能源接收可受到限制。在此涉及可将底盘系统挂到机动车辆的车载电网上的第一步骤,因为车载电网不能提供任意多的能源,而是仅能提供有限的量。
相应地,有意义地,可预先规定峰值负荷的最大值和持久负荷的最大值。底盘系统的能源需求在时间上看剧烈地波动,而可供使用的能源与车载电网有关或也与系统有关,无论如何其是有限的。但是,此外值得期望的是,规定,最大值在车载电网的容量之下,从而还可通过车载电网不受干扰地操作其他负载。对峰值负荷和用于持久负荷的最大值的预先规定因此能够实现底盘系统的运转,在该运转中其他挂在车载电网上的负载不受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8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