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冲击式打桩装置中支撑钢桩的构造、冲击式打桩装置、冲击式打桩机器、以及用于在冲击式打桩装置中布置钢桩的支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9589.3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M.科夫弗特;T.海克金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桩腾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7/00;E02D7/08;E02D7/16;E02D1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张昱 |
地址: | 芬兰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冲击 打桩 装置 支撑 构造 机器 以及 布置 方法 | ||
1.一种冲击式打桩装置的缓冲元件(1; 30),所述缓冲元件包括:平坦的冲击表面、侧表面、以及支撑表面,并且所述缓冲元件由比待被冲击式打入的钢桩的钢更硬的材料制成;
所述支撑表面(4; 14; 23; 31)具有一个或多个槽,所述槽具有:开口端,其与所述支撑表面处于大体上同一水平面上并且比钢桩壁的端部更宽;以及底部端,其比所述钢桩壁的端部更窄,并且每个槽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形成吸收表面(6; 16; 25; 33),所述吸收表面具有凹形形状,并且每个槽被配置成接收所述钢桩(5; 17; 26; 35)的壁(8; 18;27; 36)的端部而在所述槽的底部处留有空余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元件被配置成:在第一次在所述平坦冲击表面上冲击式打桩期间使所述钢桩的端部变形,从而导致所述吸收表面沿其长度与变形的钢桩壁紧密接触,并且因此减小了所述壁沿与冲击式打入所述钢桩的方向横向的平面的方向的振动并降低了噪音水平。
2.一种冲击式打桩装置的缓冲元件(1; 30),所述缓冲元件包括:平坦的冲击表面、侧表面、以及支撑表面,并且所述缓冲元件由比待被冲击式打入的钢桩的钢更软的材料制成;
所述支撑表面(4; 14; 23; 31)具有一个或多个槽,所述槽具有:开口端,其与所述支撑表面处于大体上同一水平面上并且比钢桩壁的端部更宽;以及底部端,其比所述钢桩壁的端部更窄,并且每个槽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形成吸收表面(6; 16; 25; 33),所述吸收表面(6; 16; 25; 33)具有凹形形状,并且每个槽被配置成接收所述钢桩(5; 17; 26;35)的壁(8; 18; 26; 36)的端部而在所述槽的底部处留有空余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元件的一个或多个槽被配置成:在第一次在所述平坦冲击表面上冲击式打桩期间变形,从而导致所述吸收表面沿其长度与所述钢桩壁紧密接触,并且因此减小了所述壁沿与冲击式打入所述钢桩的方向横向的平面的方向的振动并降低了噪音水平。
3.如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元件包括辅助件,并且所述支撑表面(14; 23)以及其内的吸收表面(16; 25)被设置在所述辅助件(13;22)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元件(10; 20)配备有凹部(12;21),所述辅助件(13; 22)配合在所述凹部(12; 21)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13; 22)由比所述缓冲元件(10; 20)的材料更硬的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所述钢桩(26)是管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22)是环形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22)的内直径和外直径被选择成使得所述钢桩(26)的壁(27)的内表面与所述辅助件(22)的内表面间隔,并且所述辅助件(22)的外表面与所述钢桩(26)的壁(27)的外表面间隔。
8.一种冲击式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式打桩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元件,所述缓冲元件用于将薄壁式钢桩(5; 17; 26; 35)支撑到缓冲元件(1; 10; 20; 30)。
9.一种冲击式打桩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式打桩机器包括作业机器和安装在其上的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式打桩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桩腾公司,未经桩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95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