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品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4970.9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9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胜彦;江利川肇;达知裕二;竹内志郎;岩子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7F11/24 | 分类号: | G07F11/24;G07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梁霄颖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品 排出 装置 | ||
一种商品排出装置,其包括商品送出装置(20a),该商品送出装置(20a)包括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3)进退移动的下推板(28)和上推板(29),在待机状态下,使上推板(29)移动而退出且使下推板(28)移动而进入,由此下推板(28)成为第一待机姿态,限制商品向下方移动,在驱动时,使上推板(29)移动而进入且使下推板(28)移动而退出,将最下方的商品向下方送出,还包括售罄检测开关(26,27),下推板(28)在待机状态中在上表面没有载置商品时,成为前端部位于比第一待机姿态更靠上方的位置的第二待机姿态,根据下推板(28)的第一待机姿态和第二待机姿态进行状态改变,检测商品收纳通路(13)有无商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品排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适用于销售例如罐装饮料、瓶装饮料等商品的自动售货机且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适当送出的商品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销售例如罐装饮料、瓶装饮料等商品的自动售货机中,在作为自动售货机主体的主体柜内部的商品收纳库中设有商品收纳架。商品收纳架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商品收纳通路和配置于商品收纳通路下部的商品送出装置。
商品送出装置包括下推板和上推板。下推板和上推板经由连接件与作为致动器的AC螺线管连接,通过使AC螺线管成为通电状态,分别在商品收纳通路中适当进退移动。
这种商品送出装置中,在待机状态下,上推板处于从商品收纳通路退出了的状态,另一方面,下推板处于进入了商品收纳通路的状态。由此,下推板与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的最下方的商品抵接,限制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向下方的移动。
在施加了商品的送出指令时,收纳相应的商品的商品收纳通路的下部的商品送出装置中,AC螺线管成为通电状态,由此,经由连接件,上推板移动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中,与从最下方起的第二个商品抵接,由此限制该商品以及收纳于比该商品靠上方的位置的商品向下方移动。另外,通过使上述AC螺线管成为通电状态,下推板移动而从商品收纳通路退出,最下方的商品唯一地向下方被送出,商品越过下推板时,下推板由于弹簧施加的力移动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中。然后,AC螺线管的通电状态被解除而成为非通电状态时,移动而进入了商品收纳通路中的下推板成为被限制退出移动的状态,上推板成为移动而从商品收纳通路退出的状态,由此恢复成上述的待机状态。
另外,上述商品送出装置除了各推板以外,还包括售罄检测杆及售罄检测开关。售罄检测杆在比上述上推板靠上方的区域中以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进行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置,被施力机构施力而移动以进入商品收纳通路。该售罄检测杆在商品收纳通路中具有商品时,由于该商品抵抗施力机构施加的力而移动以从商品收纳通路退出。
售罄检测开关与售罄检测杆连接,在售罄检测杆移动而从商品收纳通路退出时成为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在售罄检测杆移动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时成为导通状态。该售罄检测开关成为导通状态时,认为该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售罄,输出售罄信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8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售罄检测杆配置于上推板的上方区域,为了避免与该上推板的进退移动发生干涉,延伸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在售罄检测杆移动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时,在下推板载置最后剩于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由此,即使认为该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售罄,实际上也至少存在一个商品,商品的销售机会的数量比该商品收纳通路的收纳商品的数量少。
因此,即使在售罄检测杆移动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中、售罄检测开关成为导通状态时,认为在下推板载置有商品,在售罄检测开关成为导通状态后,能够利用仅一次的商品送出指令而送出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4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