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子涂覆材料及种子涂覆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78231.7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宝正史树;佐藤淳;清田哲夫;原博之;山根健史;上林史朗;冈田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婷,刘林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涂覆材料及种子涂覆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米的直接播种种植能够省略育苗及插秧作业,因此期待其能够实现劳力的大幅减轻、利用资材的缩小,并能够实现米种植的低成本化。
作为用于该直接播种种植的稻种子涂覆材料,公知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材料。以铁为主要成分的涂覆材料除了铁以外,还包含作为氧化促进剂的熟石膏等。在利用该涂覆材料涂覆稻种子等种子的情况下,借助包含于种子的水分或从外部供给的水分等进行铁的氧化反应,而产生锈(成为氧化铁),从而铁粒子彼此交联,在种子的表面形成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涂覆层(例如,专利文献1)。
被这样的涂覆材料涂覆了的涂覆种子因为其比重变大,所以播种后的状态不易因雨水、注入水而混乱,另外,因为形成利用涂覆材料的硬壳,所以具有较强的防鸟害的特性。另外,因为播种到土壤表面,所以种子的出芽良好。因为该铁涂覆种子能够长期保存,所以能够预先在农闲期等实施对稻种子进行铁涂覆的作业,并在播种之前的期间以进行了铁涂覆的状态保存。
非专利文献1:铁涂覆注水直接播种手册2010,独立行政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近畿中国四国农业研究中心,2010.03。
发明内容
上述那样的以铁为主要成分的涂覆材料利用铁的氧化反应在种子的表面形成涂覆层,因此根据铁粒子的粒径、氧化促进剂的含有率、涂覆时的水的添加量等条件,存在铁的氧化反应会剧烈地进行、因此时产生的反应热使种子受到损伤而发芽率降低的情况这样的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期望种子涂覆材料的进一步改良。
本发明所涉及的种子涂覆材料以炉渣为主要成分,所述炉渣是将在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熔融后冷却而获得的。
本发明是基于将炉渣应用为种子的涂覆材料这样的新的见解而做出的。也就是说,通过使用炉渣作为种子涂覆材料,与使用铁的情况相同,因为形成利用涂覆材料的硬壳,所以具有较强的防鸟害等的特性。另外,以炉渣为主要成分的种子涂覆材料在涂覆种子时实质上没有伴随着氧化反应。因此,能够防止由像以铁为主要成分的种子涂覆材料那样的发热给种子带来的损伤。
另外,通常生活排水等污水包含磷化合物,由利用污水处理而获得的污泥制造的炉渣也包含磷化合物。因此,在利用以炉渣为主要成分的种子涂覆材料来涂覆种子的情况下,能够期待由所包含的磷化合物带来的肥料效果,所述炉渣由利用污水处理获得的污泥制造。
此外,在此,“以炉渣为主要成分”是指,在种子涂覆材料中包含50wt%以上的炉渣。如果种子涂覆材料中的炉渣的含有率为50wt%以上,则能够期待上述效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泥优选是,在所述污水处理中执行了将包含于污水中的磷浓缩到污泥中的浓缩工序而得的污泥。
借助本方案,能够提高炉渣中的磷化合物浓度,能够期待进一步的肥料效果。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炉渣中的碱度为0.2~1.2。
在此,“碱度”是指,由CaO重量/SiO2重量定义的值。通过这样地设定碱度,炉渣的玻璃构造中的交联氧原子的比例变少,能够提高炉渣中的磷的柠檬酸可溶性磷的比例。其结果是,能够获得肥料效果高的种子涂覆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炉渣中的铁磷硅比为0.2~0.8。
在此,“铁磷硅比”是指,由Fe/(P+Si)[mol/mol]定义的值。通过这样地设定铁磷硅比,污泥中的磷成分容易进入炉渣中,能够提高炉渣中的磷浓度。其结果是,能够获得肥料效果高的种子涂覆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粒子径为100μm以上的熔融炉渣的比例为全部熔融炉渣的10wt%以下。
如本方案那样,使粒子径为100μm以上的熔融炉渣的比例为全部熔融炉渣的10wt%以下,从而能够获得能可靠地涂覆种子的种子涂覆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包含将炉渣彼此结合及将炉渣和种子结合的结合物质。
借助上述方案,利用结合物质的作用能够在种子的表面可靠地形成涂覆层。
本发明的种子涂覆材料的制造方法是以炉渣为主要成分的种子涂覆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熔融工序,将利用污水处理工序而获得的污泥熔融;冷却工序,将利用所述熔融工序而熔融的熔融污泥冷却而获得炉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