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二类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加氢装置的开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2928.2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义;彭冲;崔哲;孙士可;吴子明;太史剑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5/12 | 分类号: | C10G6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活性中心 催化剂 加氢 装置 开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装置的开工硫化方法。通过级配使用器外预硫化型的催化剂,利用其在升温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对含有二类活性中心的加氢催化剂进行预保护,同时根据二类活性中心催化剂制备方式的不同,可以选择性的注入一定的辅助气体,从而将湿法开工转化为干法开工。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适用于含二类活性中心加氢催化剂的硫化开工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开工硫化方法,特别是针对含有二类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加氢裂化装置,主要是通过级配使用器外预硫化型的催化剂,利用其在升温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对本催化剂进行预保护,从而转换为干法开工,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的目的,适用于各种二类活性中心催化剂的硫化开工过程。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世界范围内原油的重质化程度日益加剧,同时环保法规的严格要求,促使加氢类型的装置所加工的原料的质量逐年变差,原料中所含有的各类杂质,包括金属、硫、氮等反应物的含量成上升趋势,在这种苛刻的大环境下,各国的催化剂研制开发人员已将催化剂活性的更新及进步视为自身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对于加氢精制(处理)催化剂而言,加氢人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尝试,提出了很多新的催化剂制作理念及方法,当前应用于工业装置最广泛最先进的加氢精制(处理)催化剂通常是含有二类活性中心的产品。这种催化剂可以在相同的反应温度下,达到更深的杂质脱除深度,从而在不改变催化材料的前提下,较大幅度的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性能。
此类催化剂的好处虽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工业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一定的困难。因为其在制备的过程中,加入了特殊的助剂,其目的是辅助催化剂在硫化时可以生成更多的二类活性中心,从而提高加氢性能;但是此类助剂一般会存在受热易分解的特点,达到一定温度后,这种助剂很容易就会提前分解造成催化剂活性的大幅下降,从而失去了其使用优势。
常规的加氢催化剂的硫化,分液相(湿法)硫化和气相(干法)硫化两种。对于使用此类催化剂的柴油精制类装置而言,由于本身的开工过程均为液相开工,可以在助剂分解前,利用开工油将催化剂润湿,从而将其保护起来,避免在升温过程中的分解;但是对于使用此类催化剂的加氢裂化装置(本方法中所涉猎的加氢裂化装置均可包含加氢改质装置)而言,为了避免助剂的分解,必须将常规的气相硫化过程改为液相硫化过程,硫化方式的退步会带来以下几点开工弊端:
1、开工油品中的各种化合物等,会造成催化剂结焦;
2、硫化终点提前,催化剂器内强化程度减弱,初期硫化程度不充分;
3、气液固三相同时存在,影响物流分配,造成催化剂硫化程度不均;
4、硫化钝化过程同时进行,试剂消耗量增多;
5、高活性裂化剂与液相油品同时存在,超温风险变大。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催化剂类型改变而变化的开工模式,会造成物质消耗增加,操作风险变大,催化剂活性降低,与加入助剂所提高的催化剂活性相比,孰轻孰重,还是很难比较的。
中国专利CN103773436A和CN102311766A介绍了二类活性中心加氢催化剂的开工方法,虽然可以在此方法下生成更多的二类活性中心,但是均需要引入液体组分,仍属于湿法开工的模式,无法彻底的解决液相硫化过程所固有的弊端以及对催化剂活性的损伤。
中国专利CN101492613A和CN101492607A介绍了加氢裂化工艺的开工方法,虽然开工过程不需要额外注入硫化剂,但是在器外预硫化过程中仍然需要在氧化态催化剂上负载一定的硫化物以满足开工过程中所需的硫化氢氛围。
中国专利CN101003749A介绍了一种全过程无需使用硫化剂的加氢裂化开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过程容易,但是难以保证氧化态以及单质金属催化剂的裂解活性以及活性稳定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2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脑油改质中石脑油的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叶藻体细胞胚的诱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