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3586.6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冯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雅清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14;H01L33/30;H01L3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唐燕洁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led 外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化物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外延生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氮 化镓基LED外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发光芯片发光效率的提升和制造成本的下降,半导体发光芯片 已被广泛应用于背光、显示和照明等领域。
为了使LED能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特别是环境恶劣的户外照明,对LED 的可靠性,特别是以反向击穿电压为特征的抗静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LED的发光效率尽管己远大于其它光源的发光效率,但仍低于其理论 最高值。显而易见,如果能通过改善LED芯片用的外延结构来提升其发光效 率和抗静电能力有其广宽的实用价值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主要是采用M℃VD技术生长在各种衬底 表面。通常采用的结构如图1所示,为在外延衬底11表面依次生长的GaN 缓冲层12、uGaN层13、n型GaN层14、InGaN/GaN多量子阱层15、p 型AlGaN电子阻挡层16以及p型GaN层17。
如何实现高质量的p型AlGaN电子阻挡层的生长,将直接影响到外延层 材料的质量和器件的性能。按照目前的LED生长技术存在反向击穿电压低和 发光强度没有显著增强的缺陷。主要原因表现为:p型AlGaN电子阻挡层须 在1000℃以上生长,而活性发光层InGaN/GaN多量子阱的生长温度为 700℃至850℃,因此当活性发光层生长结束后温度升高到1000℃以上时, 会使其低温生长的多量子阱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再次,由于p型AlGaN的生长温度较高,加之Mg在高温下扩散系数增加很 快,因此在p型AlGaN电子阻挡层高温生长的过程中,Mg将不可避免地向 位于其下的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区中扩散,这又必将对发光二极管产 生严重的影响。显而易见,通常采用的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存在本质的缺 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 能够显著提高LED芯片的反向击穿电压和发光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包括在衬底层上依次生长的GaN缓冲层、 uGaN层、n型GaN:Si层、InGaN/GaN多量子阱层、p型AlGaN电子阻 挡层和p型GaN:Mg层,其特征在于,在InGaN/GaN多量子阱层和p型 AlGaN电子阻挡层之间插入一层厚度为5-100nm的低温p型InAlGaN层。
其中,所述低温p型InAlGaN层中铟铝合计组份含量不超过50%。
其中,所述低温p型InAlGaN层在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中的掺杂浓 度为1019-1021cm-3。
其中,所述低温p型InAlGaN层的生长方法为:
在InGaN/GaN多量子阱层生长结束后,生长一层厚度为5-100nm的低 温p型InAlGaN层,生长温度在600-900℃之间,反应腔压力在10- 200Torr之间,载气流量为5-40升/分钟,氨气流量为100-600摩尔/分 钟,三甲基镓流量为80-400微摩尔/分钟,三甲基铟流量为400-600微摩尔 /分钟,三甲基铝流量为20-100微摩尔/分钟,二茂镁流量为为0.5-5微摩 尔/分钟,生长时间为1-1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InGaN/GaN多量子阱层和p型AlGaN电子 阻挡层之间插入一层低温p型InAlGaN层,其生长温度为600-900℃,不 会使在其之前生长的InGaN/GaN多量子阱层遭到破坏,从而避免了影响发 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而且低温p型InAlGaN层中的铟、铝还可以起到提高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的作用,进一步保证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氮化镓基LED外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雅清,未经冯雅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3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2V铅酸蓄电池单体连接极柱
- 下一篇:连续式高温碳化炉